岐黄中医

岐黄中医,中医文化,中华文化。

南宋·陆游·病中作

病中作二首南宋·陆游(其一)老躯百病集,颓然仰天呼。汝病勿怨天,药石幸可扶。寓形天地间,疾病谁能无。不从酒色来,病自无根株。但使元气在,虽剧行当苏。哀哉忿欲子,永弃元化炉。(其二)破裘缝更暖,粝食美无余。摩诘病说法,虞卿穷著书。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今日晴窗好,幽怀得细摅。 病中作南宋·陆游豫章濒大江,气候颇不令。孟冬风薄人,十室八九病。外寒客肺胃,下湿攻脚胫。俗巫医不艺,呜呼安托命!我始屏药囊 ...
阅读全文

出自诸子百家也是“三玄”之一《庄子》的与人体部位器官相关的成语典故●肝胆胡越(肝胆楚越、肝胆秦越)

肝胆胡越,本指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而看起来也会像最北方的胡地与最南方的越国那样相距遥远。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犹言“肝胆楚越”。语出《淮南子·内篇·(卷二)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典出《庄子·内篇·德充符》: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招人集 ...
阅读全文

灵蛇珍药功效奇

     蛇在十二生肖中,或许属于颇不讨人喜爱的一种,但它能够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说明蛇文化也有其独特内涵。蛇在医药上的应用价值是蛇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玄武龟蛇喻阴阳     我国传统文化的“四灵”神兽,其中的玄武是龟蛇合体,可见蛇也是古人心目中的灵兽之一。不过,“四灵”中青龙、白虎和朱雀都是单一动物形象,为何玄武是两种动物呢?其实从历史演变来说,玄武最早本只指龟。玄武为北方水,而龟 ...
阅读全文

易经(周易)原译对照本之第十七、第十八卦即随卦、蛊卦

[主内容] 17.随卦 (泽雷随)兑上震下《随》:元亨,利贞,无咎。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古九五,孚于嘉,吉。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注释】 (1)随是本卦标题。随的意思是顺从,相随。全卦的内容讲商人出门做生意和贩卖奴隶的情况。(2)官:古“馆”字,指馆舍,旅馆。 ...
阅读全文

易经(周易)原译对照本之第十九、第二十卦即临卦、观卦

[主内容] 19.临卦 (地泽临)坤上兑下《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临,贞吉。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六四,至临,无咎。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上六,敦临,吉,无咎。  【注释】 (1)临是本卦标题。临的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和治理。全卦内容主要讲治民之术。临是卦中多见字,又与内容有关,所以用作标题。(2)至于八月, 有凶:到了八月天旱,有凶兆。这里 ...
阅读全文

易经(周易)原译对照本之第四十一、第四十二卦即损卦、益卦 ...

[主内容] 41.损卦 (山泽损)艮(gèn)上兑(duì)下《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注释】 ①损是本卦的标题。损的意思是减损。全卦的内容是说 ...
阅读全文

老子■德经原文之又十章

[主内容] 老子■德经原文之又十章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至六十七章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
阅读全文

老子《道德经》名言100首

[主内容]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 ...
阅读全文

妇科圣手傅山(古代中医开创者■三十六名医谱之三十二)

[主内容] 傅青主清代有“医圣”之名的医学大师     妇科圣手——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临床基础理论著作《外经微言》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内经》理论。 综合性临床著作以“证”为纲的《辩证录》、“方”为纲的《大小诸症方 ...
阅读全文

关于浮萍的谜语故事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李时珍采药避雨来到一条小船上。老渔翁和他的两个不到10岁的孙子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渔翁为李时珍端来吃的,李时珍也从包里拿出一瓶酒,招呼主人一齐坐下共酌。交谈了一会儿,老人对李时珍身份身份便清楚了,老人把自己知道的药物知识全告诉了他。     末了,老渔翁想起一个问题,说:“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草药,能治身痒、癣疮。”     李时珍问:“它生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征呢?” ...
阅读全文

中药薏苡与成语典故“薏苡明珠”

     有一味中药叫“薏苡”,与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原指粒大的薏苡仁被人谮诬为明亮的珍珠,比喻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     它来自一段历史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领兵到南疆打仗,军中士卒病者甚多。当地民间有种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后果然疗效显著。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归来时,带回几车薏苡药种。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带回来的几车薏苡是搜刮来的大量明珠。这一事件,朝野都 ...
阅读全文

三益之友之“琅玕”“碧虚郎”竹子诗词述抱节君团栾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心定惊的竹诗词集锦        竹与梅、石合称“三益之友”——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赞画家文同画梅竹石》题:“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关于“三益”见《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而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这就是去石换松即竹、梅、松合称“岁寒三友” ...
阅读全文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