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义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卷四

 玉泉 经云∶生蓝田山谷。采无时。今蓝田山谷无玉泉。泉水,古今不言采。又曰∶服五斤。古今方,水不言斤。又曰∶一名玉札。如此则不知定是何物。诸家所解,更不言泉,但为玉立文。陶隐居虽曰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诚如是,则当言玉水,亦不当言玉泉也。盖泉具流布之义,别之则无所不通。《易》又曰∶山下出泉蒙,如此则诚非止水,终未臻厥理。今详泉字乃是浆字,于义方允。浆中既有玉,故曰服五斤。去古既远,亦文本脱误也。采 ...
阅读全文

卷十

 款冬花 百草中,惟此罔顾冰雪,最先春也,世又谓之钻冻。虽在冰雪之下,至时亦生芽。春时入或采以代蔬,入药须微见花者良。如已芬芳,则都无力也。今人又多使如箸头者,恐未有花尔。有人病咳多日,或教以然款冬花三两枚,于无风处,以笔管吸其烟,满口则咽之。数日效。  牡丹 用其根上皮。花亦有绯者,如西洛潜溪绯是也。今禁苑又有深碧色者。惟山中单叶花红者为佳,家 子次之。若移枝接者不堪用,为其花叶既多发,夺根之气 ...
阅读全文

卷六

 青琅 《书》曰∶三危既宅。三危,西裔之山也,厥贡惟球琳琅 。孔颖达以谓琅石似玉。《新书》亦谓三苗,西戎。《西域记》云∶天竺国正出此物。陶隐居谓为本名大丹石。既是大丹石,则《本经》岂可更言煮炼服之。又曰∶可化为丹。陶不合远引,非此琅 也。《唐本》注云∶是琉璃之类。且琉璃火成之物,琅 又非火成。经曰∶生蜀郡平泽。安得同类言之,其说愈远。且《佛经》所谓琉璃者,正如鬼谷珠之 ,乃火成之物也,今人绝不见用 ...
阅读全文

卷八

 肉苁蓉 《图经》以谓“皮如松,子有鳞”。子字当为壳,于义为允。又曰∶“以酒净洗,去黑汁作羹”。黑汁既去,气味皆尽。然嫩者方可作羹,老者苦。入药,少则不效。  蒺藜 蒺藜有两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或生墙上,有小黄花,结芒刺,此正是墙有茨者。花收摘荫干,为末,每服三二钱,饭后以温酒调服,治白癜风。又一种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马处。黄紫花,作荚,结子如羊内肾。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惟用刺蒺 ...
阅读全文

卷十四

 龙眼 经曰∶一名益智。今专为果,未见入药。《补注》不言,《神农本草》编入木部中品,果部中复不曾收入。今除为果之外,别无龙眼。若为益智子,则专调诸气,今为果者复不能也。矧自有益智条,远不相当,故知木部龙眼,即便是今为果者。按今《注》云∶“甘味归脾,而能益智。”此说甚当。  浓朴 今西京伊芳阳县及商州亦有,但薄而色淡,不如梓州者浓而紫色有油。味苦,不以姜制,则棘人喉舌。平胃散中用,最调中。至今此药盛 ...
阅读全文

卷十六

 发 与乱发自是两等。发 味苦,即陈旧经年岁者。如橘皮皆橘也,而取其陈者。野狼毒、麻黄、吴茱萸、半夏、枳实之类,皆须陈者,谓之六陈,入药更良。败蒲亦然,此用 之义耳。今人又谓之头 。其乱发条中,自无用 之义,此二义甚明,亦不必如此过谓搜索。右以乱发如鸡子大,无油器中熬焦黑,就研为末,以好酒一盏沃之,何首乌末二钱,同匀搅,候温灌之,下咽过一二刻,再灌,治破伤风及沐发中风极效。  人乳汁 人乳汁治目之 ...
阅读全文

卷五

 金屑 不曰金而更加屑字者,是已经磨屑可用之义,如玉浆之义同。《本经》不解屑为未尽,盖须烹炼锻屑为薄,方可研屑入药。陶隐居云∶“凡用银屑,以水银和成泥。”若非锻屑成薄,焉能以水银和成泥也?独不言金屑,亦其阙也。生金有毒,至于杀人,仍为难解。有中其毒者,惟鹧鸪肉可解,若不经锻屑,则不可用。颗块金即冗山,或至百十尺,见伴金石,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之状,此定见金也。其金色深赤黄。麸金即在江沙水中,淘汰 ...
阅读全文

《本草衍义》二十卷,宋通直郎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寇宗 撰。晁公武《读书志》、陈直斋《书录解题》皆着于录。政和六年,提举荆湖北路常平等事刘亚夫申投尚书省太医学博士李康看详状申,有旨转一官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宣和元年,其侄宣教郎和解州解县丞寇约镂板印行。宗 里贯无考。以扎付及卷六 石条、菊花水条、卷十三桑寄生条推之,知其曾官杭州、永耀、顺安军等处,由承直郎澧州司户进书转一官而已。《神农本草 ...
阅读全文

卷十八

 豆蔻 草豆蔻也,气味极辛,微香。此是对肉豆蔻而名之。若作果,则味不和。不知前人之意,编入果部有何意义?性温而调散冷气,力甚速。花性热,淹置京师,然味不甚美,微苦。必为能消酒毒,故为果。花干则色淡紫。  葡萄 先朝西夏持师子来献,使人兼 葡萄遗州郡,比中国者皆相似。最难干,不干不可收,仍酸澌不可食。李白所谓“胡人岁献葡萄酒”者是此。疮 不出,食之尽出。多食皆昏人眼。波斯国所出,大者如鸡卵。  蓬 ...
阅读全文

《本草衍义》提要

宋·政和中医官通直郎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寇宗 撰。晁公武《读书志》、陈直斋《书录解题》皆有着录。政和六年,提举荆武北路常平等事刘亚夫申投尚书省太医学博士李康看详状申,有旨转一官添差充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宣和元年,其侄宣教郎知解州解县丞寇约镂本印行。宗 里贯无考,以扎付及卷六 石条、菊花水条、卷十三桑寄生条推之,知其曾官杭州、永耀、顺安军等处,由承直郎澧州司户进书转一官而已。宗 以禹锡所修慎微策所续 ...
阅读全文

序例中

人之生,实阴阳之气所聚耳,若不能调和阴阳之气,则害其生。故《宝命全角篇》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又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以阳化气、阴成形也。夫游魂为变者,阳化气也。精气为物者,阴成形也。阴阳气合,神在其中矣。故《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即知神明不可以阴阳摄也。《易》所以言阴阳不测之谓神,盖为此矣。故曰,神不可大用,大用即竭;形不可大劳,大劳则毙。是知精、气、神,人之大本,不 ...
阅读全文

卷十一

 大黄 大黄损益,前书已具。仲景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或曰∶心气既不足矣,而不用补心汤,更用泻心汤,何也?答曰∶若心气独不足,则不当须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故吐衄。以苦泄其热,就以苦补其心,盖两全之。有是证者,用之无不效。量虚实用药。  桔梗 治肺热,气奔促,嗽逆,肺痈,排脓。陶隐居云∶俗方用此,乃名荠 。今别有荠,所谓乱人参者便是,非此桔梗也。《唐本》注云∶ ...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