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涓子鬼遗方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痈疽知是非可灸法

痈疽之甚,未发之兆,肥渴为始,始发之始,或发日疽KT 似若小疖,或复大痛,皆是微候,宜善察之。欲知是非,重按其处,是便隐复。按四边比方得失审定之后即灸。第一便灸其上二三百壮,又灸四边一二百炷,小者灸四边,中者灸六处,大者灸八处,壮数处所不患多也。亦应即贴即敷令得所即消,内服补暖汤散,不已,服冷药,外即冷敷。不已,用热贴贴之法,开其口泄热气。  
阅读全文

卷三

治年四十已还,强壮,常大患热痈无定处,大小便不通,大黄汤方大黄(三两) 栀子(五十) 升麻(二两) 黄芩(三两) 芒硝(一两,别方二两)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四合,去滓,下消绞调,分温三服,快利为度。治发痈疽兼结实,大小便不通,寒热,已服五痢汤,吐出不得下,大渴烦闷,淡竹叶汤方淡竹叶(切,四升,去尖) 栝蒌(四两) 通草 前胡 升麻 茯苓 黄芩 知母 甘草(炙) 石膏(末,以上各二两) 生 ...
阅读全文

卷五

治痈疽败坏,生肉地黄膏方生地黄(一斤) 辛夷 独活 当归 大黄 芎 黄 薤白 白芷 芍药 黄芩 续断(各二两)上十二味切,以腊月猪脂四升,微火煎,白芷色黄膏成,绞去滓敷,日四。治痈疽疮,生肌黄 膏方黄 细辛 生地黄 蜀椒(去目闭口汗) 当归 芍药 薤白 白芷 丹参 甘草(炙) 苁蓉 独活 黄芩(以上各一两) 腊月猪脂(一斤半)上十四味细切,以苦酒一升二合,夏即渍一日,冬二夜,微火煎三上下,酒气尽 ...
阅读全文

相痈知有脓可破法

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便可破之。所破之法,应在下逆上破之,令脓得易出,用排针脓深难见,上HT 浓而生HT 火针,若外不别有脓,可当其上数按之,内便隐痛者,HT 殃,坚者未有脓也。按更痛于前者,内脓已熟也。脓泄去,热气不尔长速,速即不良。治痈疽肿松脂帖方。黄柏 芎 白芷 白蔹 黄 黄芩 防风 芍药 草 白蜡 当归 大黄(各一两) 细辛(二分) 脂(三两) 松脂(二斤)上十六味 ...
阅读全文

黄父一疽论

九江黄父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HT 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注溪谷而燥经脉,津液和调而变化赤为血,血和则乘脉先满,乃注经络,经络皆盈,乃注于经络(句有脱误)。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切而谓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留,去虚补实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气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期有远近,何以度之 ...
阅读全文

卷二

治金疮止血散方乌草根(三两) 白芷(一两) 鹿茸(二分,烧灰) 当归(一两) 芎 (一两) 干地黄(一两,切蒸焙) 续断(一两)上七味捣筛,令调着血出处即止。治金疮血肉 ,蝙蝠消血散方蝙蝠(三枚,烧令烟尽,沫下绢筛之)上以水服方寸匕,一日服令尽,当下如水血消也。治金疮肉 ,蒲黄散方七月七日麻勃(一两) 蒲黄(二两)上二物捣筛为散,温酒调服一钱匕,日五服,夜再两服。治金疮箭肉中不出箭,白蔹散方白蔹 ...
阅读全文

序论

昔刘涓子晋末于丹阳郊外照射,忽见一物,高二丈许,射而中之,如雷电声若风雨。其夜不敢前追,诘旦率门徒子弟数人,寻纵至山下,见一小儿提罐,问何往为。我主被刘涓子所射,取水洗疮,而问小儿曰∶主人是谁?人云黄父鬼。仍将小儿相随,还来至门,闻捣药之声。比及遥见三人,一人开书,一人捣药,一人卧尔。乃齐唱叫突,三人并走,遗一卷《痈疽方》并药一臼。时从宋武北征,有被疮者,以药涂之即愈。论者云∶圣人所作,天必助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