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传外科集验方

仙传外科集验方

追风丸

治男子妇人冷痹血气,手足顽麻,流注经络成鼓椎风,并皆治之。沉香(五钱重,焙) 牛膝(酒浸,炒) 当归(各三两重,焙) 薏苡仁 白芷 川芎(各二两重)羌活 防风(炒) 川乌(一只,泡) 赤芍(炒) 天麻(炒) 草乌(炒黄) 肉桂 干姜(炒,各一两) 丁皮 乳香 没药 木香(各五分重) 木瓜(炒,三两重)上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酒下。如香港脚,用酒糊为丸,温酒下;为末,则用酒调服,忌热食。  
阅读全文

散血散

被刀刃伤,血出过多,用此药补之。人参 当归 白芷 白茯苓 黄 (各五钱) 砂仁 陈皮 丁香(各二钱) 枳壳(炒)牛膝(酒浸,各三钱) 川芎(一两) 苍术(炒) 茴香(炒) 甘草(各一钱) 肉桂(一钱。若去血多,多用此一味)上为 咀,每服三钱,姜、枣煎,不拘时。凡疮口及杖疮要生肉,须服此药。或十宣散亦可。  
阅读全文

栝蒌散

治痈疽。栝蒌(新旧皆可,和椒炒,碎) 川椒(二十粒) 甘草(三四寸,锉) 乳香(五粒,如皂角子大)上用无灰酒三碗,煮作一碗,去滓温服,其毒立散。未成即破,已成者脓自出,皆不用手。《海上方》∶治内痈有脓,败血,腥秽殊甚,遂至脐腹冷痛。此乃败脓所致,用此方推脓下血。白芷(一两) 白芍 白矾(枯,各半两) 单叶红蜀葵根(二两)上为末,蜡矾熔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米饮下三十丸。俟脓出尽,十宣散补之。一 ...
阅读全文

柞木饮子

治发背痈疽已成、未成,并宜服之。(此乃救贫良方。)干柞木叶(四两) 干荷叶心蒂 萱草根 甘草节 地榆(各一两重)上为散,每服半两,水二碗煎至一碗,分作二服,早晚各进一服,再合滓煎。有脓者自干,成脓者自消。忌一切毒食之物。  
阅读全文

治诸疔疮方法

如疔疮初出,以不变色及不知疼痛,按摇不动,嵌顶,身发寒热,便是此疮。气疔、水火疔、蛇眼、石疔、雄雌疔、烂疔、血疔、刀斧疔、红丝、鱼睛、紫砚、麻子诸般疔,急用圈黄药,用腊月间雄猪胆一个,入雄黄、京墨、姜汁末,入为于胆内,用此药涂在疮上圈之,便不走黄。元疔发之上,便打一针,直到痛处便住,血出无妨,便入仙蟾拔毒,取黄药入于疮口内,即用水沉膏贴之,神应膏亦可。取黄回时,以疮红肿为度。四围肿,可以放针出血 ...
阅读全文

住痛一黑散

亦能止血。百草霜 苎根(烧存性) 番降(烧存性) 口用。先用老松皮烧存性为末,能住刀口杖疮,一切痛不止者,亦能止之。  
阅读全文

葛根汤

治刀刃伤后发寒热,男女流注初发,潮热红肿赤痛者,以此发散。升麻(一两) 葛根(二两) 甘草(二钱) 半夏 苏叶 白芷 丁皮 川芎 香附子 陈皮(各五钱)上为散,每服二钱,姜、葱煎,空心服之。  
阅读全文

余少读书,尝闻先哲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于是遇好方书,辄喜传录,累至数十帙。见有疾者,如切己身,常制药施与。一日,先君子训曰∶施人以药,不若施人以方,则所济者广。从而有已验之方,必与乐善之士共。及冥栖方外,悉弃旧学,况经尘劫,煨烬无遗,仅《外科集验方》一帙,乃禾川杨清叟所编述,以授吴宁极。宁极之子有本以授西平善观李先生。先生以授于宜真者,其方简要,惜未版行,故独存之。昨来游金精福地,道经雩都, ...
阅读全文

冲和仙膏

(一名黄云膏,又名仙膏。)冷热不明者用之,茶酒随证治之。川紫荆皮(五两重,炒。又名红肉,又曰内消) 独活(三两重,炒,不用节) 赤芍药(二两重,炒) 白芷(一两重,不见火。) 木腊(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上五件,并为细末,用法详见于后。夫痈疽流注杂病,莫非气血凝滞所成,遇温即生,遇凉即死。生则散,死则凝。此药是温平,紫荆皮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土之精,能止风、动血、引 ...
阅读全文

三石散

治患疮消渴小便数,宜服此药。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药(各一钱) 桔梗 知母 山栀子(各二钱) 茯苓 连翘 天花粉 干葛(各二钱) 肉桂 藿香 木香(各半钱) 甘草(六钱) 朴硝(一两六钱) 寒水石 石膏(各八钱) 滑石(一两) 大黄(八钱)上为末、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一半,用布绢绞汁,入蜜少许服。渐加一两重,一日三服,常使小便疏通。如有自利,不用朴硝、大黄。《外科精要》八味丸,亦治 ...
阅读全文

鸡鸣散

亦通血。大黄末(生用) 杏仁(去皮、尖,炒)上为末调服。伯颜丞相军中方 治刀箭兵刃所伤。乳香 没药 羌活 紫苏 细辛 乌药 麝香(半字) 蛇含石( ) 浓桂 白芷(不见火) 降香 当归 苏木 檀香 龙骨 南星 硫黄 寄生尾 花蕊石(童便淬十数次)上等分为末,干 伤处,止血止痛,去风生肌。疮口四围,用洪宝丹敷贴,神妙。熏洗方 凡患一切痈疽发背诸疮,打破伤损骨断,未破或未断而肿痛者,并皆治之。桑白皮 ...
阅读全文

黄矾丸

(即护膜散。)明矾(一两重,生用为末) 黄蜡上以蜡熔开出火,俟及九分冷,倾入矾末在内,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或米汤下。未破者即溃,已破者即合。大能护膜救心,防毒内攻。  
阅读全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