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治例

杂病治例

此是感天地杀厉之气。声哑者,难治。下虫 病在下,通天再造散。取虫及秽物方∶郁金(一钱) 大黄(一两) 白牵牛(六钱,半生半熟) 皂角刺(一两,陈者) 共为末,酒下五钱。取涎 病在上,用醉仙散于牙缝中追毒取涎,方见后。发散 痛者,养血药中加如圣散。疏风清热 防风通圣散加生地、羌活、独活、大力子、白芷、蔓荆子。宣 气实痰壅者,宜吐、汗之。换肌 换肌丹方∶当归 苦参(各二两) 川芎 抚芎 防风 荆芥穗 ...
阅读全文

头痛

有风、风热,多主于痰、湿、寒、破伤风、下实内闭之作痛。痛甚者火多。血虚难治。发散 风邪与寒、破伤风、如圣散葱酒调服。宣 痰留膈上,气实成郁壅盛者,宜吐之。消风 川芎茶调散。风热防风通圣散。风寒仲景加味麻黄汤。清热 清空膏,片子黄芩一味,为末调服。宝鉴石膏散。散湿 三因芎术汤。补气 有因虚宝鉴顺气和中汤。阴虚用天雄、川芎类。只灸亦可。补血 血虚者,四物倍芎,加石膏、荆穗。阴虚用补阴丸。导痰 青州白 ...
阅读全文

湿热、寒热、食积。发汗 三因麻黄醇酒。行湿 茵陈五苓加食积药。下 黄连、栀子、茵陈、枳实、浓朴、大黄。搐鼻 在上者,用瓜蒂搐之,取下黄水。消食温 阴黄当温经燥湿。灸  
阅读全文

表恶寒者温之,内中者劫之。表证见伤寒例。正治 主乎温散,桂枝、四逆辈。甚者,三建霹雳散。有卒中天地之寒,口伤生冷之物。从治 热药加凉剂引之,或热药冷冻饮料。经曰从而逆之。反攻 蜜煎乌头之类。灸 阴寒及下陷脉绝者,宜灸之。熨 寒郁作痛,灰包熨之。补 气虚中寒,脉沉迟弱,于补中益气加桂,甚者加附子。下 寒积怫郁作痛,桂枝大黄汤,逆而从之。劫 寒气结搏,附子类。温热而不回者,用金液丹、二气丹,壮益阳气 ...
阅读全文

食积与湿散郁开痰 橘半、枳术丸、三棱丸。宣 见心痛萝卜法。导滞 轻者,枳、丸、茱连丸、陷胸汤。又煮虾蟆,食法见前鼓胀例下。  
阅读全文

风癣

外治 脂调散,或豆沥、胡桃沥搽。一方∶雄黄(三钱半) 柽皮 剪草(各一) 凡 芨(半) 班虎(七个) 草乌(尖)汗 换肌散,苦参丸(苦参二,僵蚕一, 一,为丸服。)下 重甚,舟车、禹功,或显仁丸。  
阅读全文

漏疮

补 用人参、黄 、白术、川芎、当归为主,以生气血。有湿热者,先下后用。熏蒸 用附末,唾和如饼,若半指浓,上用艾蒸之,五七次,肉平为度,或只有 末亦可。  
阅读全文

溺血

属热、气虚、血虚。凉荣 四物加生地、牛膝,或四物加黄连、棕灰,六味地黄丸切要。补气 茎痛用甘草梢,血药中少佐以地榆、陈皮、白芷、棕灰。劫 瑞竹堂方蒲黄散∶蒲黄(炒) 古锻石(炒) 破故纸(炒) 为末调服。或单用蒲黄,或葱白汤调郁金末服之,文蛤灰入煎剂妙。  
阅读全文

吐衄血

身热,多是血虚。血温身热者,死不治。火载血上,错经妄行。泻火 呕吐血出于胃,犀角地黄,保命生地黄散,柴胡、黄连、黄芩、黄 、地骨、生熟地黄、白芍。调荣 衄涕血出于肺∶犀角、升麻、丹参、紫参、生地、芍药、黄芩。咯唾血出于肾∶紫菀、知母、熟地、远志、门冬。痰涎血出于脾∶葛、 、黄连、芍、沉香、甘草。虚者,小建中加黄连,或前保命生地黄散,再加天门冬、枸杞子、甘草等分,水煎服。调卫 分气紫苏饮,由七情致 ...
阅读全文

书《玉机微义》后

昔陆宣公罢相,尝集方书以仁乎人,想见其施于当国秉政之日,而被其泽者,又何可胜既也耶。此医道所以取重于今昔大人君子者,讵非以其理与造化者参,而有斡旋橐 之功也。《玉 机 ?不可无者,二君子用心亦劳矣。此书稿虽存,未行于世,故知之者鲜。姑苏都宪陈公奉命来镇陕石,于宗浓家得之,始命寿梓,晦而复显。少师大学士西昌杨先生,喜而作文序其事,真为此书之荣幸,名今传后无疑也。暇日,予与二三僚友,得以尽阅其书。间 ...
阅读全文

转筋

属血热,湿热。凉血 四物加黄芩、红花、南星。温 筋寒者温之。  
阅读全文

兰室誓戒

●医事本吾儒之余事,可以济物,患难中可以防身。古人云,养道而已。切不可恃意妄为穿凿,与人为治,误人生命,不惟祸及自身,殃堕九祖尔。但以活人之心为心,本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一则生意自有,二则祸患自无也。●吾宗累世簪缨名门右族,吾父橘泉翁始从丹溪朱彦修学此术,患难中实得济。余又得从乡先生冯庭干、许宗鲁、丘克容数君子印正,方始道明艺精。但以因虚名,多受权要捃摭。后吾子孙,遇道行时,仍守儒业可也。●此集 ...
阅读全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