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秘诀

喉科秘诀

附 虚热喉辨方

虚热喉初起,其势不急,微微缓缓,咽津觉得干燥,吞气些碍,无鹅无肿,满喉或红或紫,此乃命门相火上冲为害,症属肾水枯竭,命门相火煎急肾阴,不能降之。故虚火冲喉,微碍痛,不恶寒,独怕热。不宜吊药,恐损津液,无益反损。只宜含生津润肺丸,缓咽下,并服滋阴降火汤数剂为善,不宜针吊吹药。滋阴降火汤生地(二钱) 元参(二钱) 天冬(二钱) 白芍(一钱) 麦冬(二钱) 盐柏(一钱) 桔梗(一钱) 枯芩(一钱) 栀 ...
阅读全文

并言

破头黄真人者,不知何许人,所传《喉科秘诀》一书世鲜能知,而宫、姜、周三先生者,亦不可得而闻焉。余家四世业医,先代有游惠阳者,有游闽峤者,足迹所及,交游颇广,留传医籍,大都先贤遗着。兹所检得抄本一帙,亦属罕见之作。晚近喉科之书,如郑梅涧先生《重楼玉钥》,张善吾先生《白喉捷要良方》,杨龙九先生《囊秘喉书》,吴氏之《咽喉二十四症歌诀》,张氏之《咽喉七十二症图说》,曹炳章先生之《喉痧证治要略》,张若霞先 ...
阅读全文

松子风

其症在喉内,生肉鳞四五个,或在喉咙两边,或在舌上,如松子一样,不能吞咽。先吹神药末,数次后,针其血。若生六七个,不治。  
阅读全文

重舌风

其风舌有两层,赤肿不能言语,用针刺舌下两旁赤筋,去血,将神药末点舌筋头上。若不消,日日针之,又不愈,复用神药末点之。不然,恐满舌下而穿,即成久病,乃为废人,内宜服消风散。泻心脾药须多用。又方治重舌风,腮肿不能言语,痰盛热极,急用蕉心水二大碗,和童便二大碗,徐徐咽下,立即见效。  
阅读全文

帝中风

用大梅片拌醋,以筋点之。或用胆矾拌水点之。若痰涎多,用醋拌水含之,涎出自愈。  
阅读全文

牙蜞风

其风牙根赤肿,如蜞相似,牙关紧急。红肿处,当牙缝中针去瘀血,用神药末吹之即愈。(炳章按∶宜兼用内服药如银、翘、薄荷、桑叶、僵蚕、元参、川贝等味。)  
阅读全文

功字号积雪膏

量病轻重,用前神药末,加入胆矾五分。若出脓,加入熊胆一钱。若病患沉重,喉窍俱塞,可入一钱;轻者可用二三分。若病患心烦颠倒,口出鬼言,可入朱砂五分,竹茹五分即安寝。  
阅读全文

烂喉风

有赤白二症,脉忌沉伏。赤喉风用轻粉,不用雄黄;白喉风用雄黄,不用轻粉。方列如后。雄黄(二分) 轻粉(五厘) 青黛(一钱) 乳香(七分) 没药(七分) 寒水石(一钱) 黄连(一钱) 硼砂(二钱) 血竭(五分) 大梅片(三分) 薄荷叶(一钱) 珍珠(三分) 麝香(三分)  
阅读全文

神字号玉华散

专治咽喉三十六症,一切鹅肿并用之。血竭(三钱) 白矾(一两) 芒硝(一两)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硼砂(五钱)雄黄(三钱) 麝香(一分) 冰片(五分)共为细末,秤过,每两加入胆矾一分,俱系生用,不须制。歌曰∶血雄三钱麝一分,五钱乳没硼砂同,矾硝一两一分胆,片脑细末用五分。  
阅读全文

驴嘴风

其风口唇赤肿,如火烧相似,潮热烦闷,先用消风活血凉肌汤洗之,待有黄顶处,用针针之,必结于唇上,如颈后及面赤,内服连翘消毒饮、大防风散之属。又,将乌狗血敷之神效。(炳章按∶虽有风、痰、热、毒,亦重温升发散,亦不宜过用。)  
阅读全文

枫叶风

枫叶风,一名松叶风,其症喉内肿痛,如一叶塞住,下药不得,声音不出,寒热交攻,坐卧不安,行步流涎不止,症极难治。每日吹药三次,一连三日,内服前上卷内通利散导热下行,使咽喉如叶塞者宽开后,急用连翘饮数剂即愈。(炳章按∶温升总宜避去。)  
阅读全文

单口风

其风在喉内,肿满,却又不甚。有血筋三四路,如棉丝相似,令人口干,烦闷。此症宜有涎。先用胆矾点之,内服石膏汤清胃火也。  
阅读全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