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

气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另一类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梅花桩站功

梅花桩功法出自禅门,清初洛阳白马寺了静禅师所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梅花桩站功是梅花桩与内在八段功合练,采取动静结合,内外合一的功法,在气功流派中别树一帜。 【功法操作】 一、梅花桩静功 1.姿式采取七种动物的特异姿态。即虎、鹿、猿、狼、熊、鹤、鸡,站桩主要采用虎式,又名虎桩。神凝气和,胸背端直,两目微闭,舌舔上腭,全身放松,深呼浅吸,然后先作搓手心,使劳宫穴血热气升,接着十指交叉如洗手状,使手指根 ...
阅读全文

理肾水诀

原载《寿人经》,文曰:握两拳,肾抵左右腰际,身向两边摇摆,使气达内肾,不拘数;再以两手垂睾丸之前,身向两边摇摆,使气达外肾,亦不拘数。 临床应用:增强了肾主藏精的功能,具有补肾壮阳之效。 练功方法:采取正身站立,端坐式均可。双手握拳拇指在内,余四指在外,以拳心向外,放置在左右腰部肾俞穴的部位,两脚不动,身体向左右两边摆动,意想气进入两肾区,连续作数次。之后,再以两手垂外阴前面,身体不断地向两边摆 ...
阅读全文

肝病导引法

原载《贮香小品》,文曰:正坐,两手相重按?下,徐缓身,左右各三五度。正坐,两手相拽,又翻覆向胸五六度。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肝炎。 练功方法:采取端坐式或自然盘膝坐式,两手用力按在两肋部位,双足平踏,上身正直双手十指相对,然后慢慢向左侧转身,稍停一会儿,恢复原位,再慢慢向右侧转身,恢复原位,这祥左右为1次洪操练3~5次,注意转身时头颈随身体一起转动,最后恢复正身坐位。两手放在胸前,五指分开,虚口相 ...
阅读全文

大便不通导引法

原载《保生秘要》,文曰;以舌顶上腭,守铉壅,静念,而液自生,俟满口赤龙搅动,频漱频吞,听降直下丹田,又守静咽数日,大肠自润,行后功效。运功左手抚脐,用意推旋开五脏向后,落大肠九曲行去,或升肾水,洗润大肠九曲而通泻之。 临床应用:多用于一些急慢性疾病产生的便秘。 练功方法:采取仰卧式,侧卧位或自由盘膝坐式练功法均可,以舌抵上腭处,意守悬壅垂部位,闭目静养,唾液自然而生,待津液满后,用舌在牙齿的内外 ...
阅读全文

虚劳导引法

原载《诸病源候论》,文曰:养生方导引法云:唯欲嘿气养神,闭气使极,吐气使微;又不得多言语,大呼唤,令神劳损;亦云不可泣泪,及多唾淡,此皆为损液漏津,使喉涩大渴,又云: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通讫,舔唇漱口,舌撩上齿表,咽之三过,杀虫补虚劳,使人强壮。 临床应用:治疗以阴虚为主的肺结核病人。 练功方法:治疗虚劳病,练功时采取端坐式或自由盘膝式,静默调息养神,徐徐吸气后闭气至极限,然后再缓缓呼出,做到吐气 ...
阅读全文

自疗功法

自疗功法属存想派功法。由陈谦发表于1990年。 临床应用:治疗溃疡病、高血压、肺结核、肝炎等。 练功方法:按子午流注的原则,依病变器官的不同而选择练功时间。坐桩,思念病变器官上覆盖一层若隐若现,如烟如雾的浊气,并以意领气,导浊气循经排出体外,同时两手以阳掌前平凿足跟离地,身体上浮前倾。配合长呼气。接着,按病变器官气血退去的时辰,练采气法,内视病变脏腑,思其邪浊烟消雾散,色彩光亮,略守后宜观日月、 ...
阅读全文

巢氏导引术第三节:合掌旋引腰

1.调身 (1)松拳转手,手掌向前,上肢侧举,膝随手直。 (2)掌心相合,体前下落,至平肩位。 (3)双掌对撑,臂胸撑圆,向左转出。 (4)掌不用力,松臂松背,转回中央。 向右同样操作。一左一右,反复5次,开张下落,恢复起式。 2.调息 动作(1)时吸气;动作(2)时呼气。 动作(3)时吸气;动作(4)时呼气。 3.调心 外转身时,双掌与胸之间如同紧紧挤压一个球。 4.操作提示 合掌相抵,掌指均 ...
阅读全文

单式气功养生法之调息法

调息法包括自然呼吸法、顺腹式呼吸法和逆腹式呼吸法。 (1)自然呼吸法 是指在生理状态下,按照平常呼吸习惯而不加意念的呼吸方法,以自然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为主,或胸腹混合呼吸。 其要领是:配合调身法,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做到均、匀、细、长、深,使境界逐渐加深。此法适合初学者或初级的养生功法。 (2)顺腹式呼吸法 是指吸气时腹肌舒张、腹部隆起,膈肌下降;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回缩,膈肌上升至原来位置。在 ...
阅读全文

腹泻气功疗法

气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功疗法是一种身随意运动的全身疗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的共同作用,来加强身体的正气,达到治疗疾病、强健的目的。对于腹泻,气功疗法可以舒肝理气、补肾填精、温通经脉,起到治疗作用。 预备式: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约120°呈半马步状,上身勿前倾后仰,两臂自然下垂,腹部放松,自觉小腹部充实,回收下颌,头略有上顶之意,两肩有下坠之感,舌抵上腭。 ...
阅读全文

抱朴子胎息法

抱朴子胎息法,原载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 临床应用:通过本功,逐渐延长闭气不息的时间,达到安胎的目的。 练功方法:每日子后午前取仰卧式,瞑目静心,摒绝杂念。先鼻缓缓吸气,吸气极满后闭气不息,随即默数数字,自一至百以上。当闭气至极,则以口缓缓吐气,吸气或吐气皆须极细极微,毫尤气息出入之声,以鸿毛肾毋孔处而纹丝不动为标准。练习日久,每次闭气默数的数字可达数百以至数千。在此期间,将自然出现胎息状态 ...
阅读全文

下注和气疗病法

下注和气疗病法,见宋·曾慥《道枢·(卷三十)·二关篇》。 临床应用:治疗下肢瘫痪病人。 练功方法:于子时薄其衣裳,平身矿坐,以左右手中指,循小腹之下,阴之外,股之内其横纹处有动脉,极力按之;以鼻微引其气而闭之,俟其闭极,则亟放其指。日行9次或3次,久之自然和气下注,入于两股足之中,如汤沃焉,宿疾除矣。此二关者,可以调神御气者也。先能开关,则其效速。行之多多益善。
阅读全文

祛病延年二十势

祛病延年二十势属导引派功法,王子平创编,吴诚德整理发表于1982年。 临床应用:对骨关节病变,如脊椎增生,腰肌劳损等有一定疗效。 【练功方法】 1.山海朝真: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叠于小腹部,手心向内,全身放松,眼睛自然闭合,舌舐上腭,配合深呼吸6~35次。 2.幼鸟受食:两臂屈肘上提,两掌与小臂相平,再向上提至胸前与肩平,两掌用力向下按至两臂接杠伸直为度,其要领是,上提时肩部用力,配合吸气,下 ...
阅读全文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