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麻科

经验麻科

预料疹后(三十二)

起发时先看头上,旋视手足透发如何。若手足尖出到,额上皆明,此毒瓦斯得泄,脾胃素强,不必虑也,勿药有喜。若遍身虽起,而手足尖不到者,此毒郁于脾胃。盖人之一身,脾胃为君主,然后灌溉于四肢。今脾胃津液不能行,其毒不泄,所以起发不到,此根本已拨,枝叶必萎之兆。天庭亦要紧之处,定要透发,若太阳太阴两颧并鼻左右不起,不比金木不分之症可挽救也。  
阅读全文

身热不收点(六十三)

发热蒸蒸, 自虚收,如不收者,毒瓦斯未尽解也,退其热,邪疹自消,宜用清表散毒汤去当归、泽泻、猪苓,宜加骨皮、黄芩、麦冬、花粉、大力、天冬、甘草、柴胡、车前、木通。  
阅读全文

谵语(四十九)

心经之症,邪毒蕴结于心,心主声言,心神安则声言自清。邪热在内,心神不安,故谵语,宜升解散少加小草、石蒲、木通治之。狂言宜退火,痫声宜安神。  
阅读全文

痘疹相连(四十一)

痘若现形之后,有碎密如芥子者,疹也。皮肉鲜红成块者,斑也。此火毒熏灼于中,急宜解毒,使斑疹消散,痘得成功。《经》云∶痘疹连呈甚是奇,夹斑夹疹总为非,斑消疹散先解毒,芩母石膏玄参宜。又云∶疹先痘后小儿哭,退疹方能痘自来,莫道寒凉忧冰伏,时师一见便痴呆。又云∶治疹不治痘,惟要开其腠,腠开毒自出,毒出为宁候。又云∶先退其麻疹,痘疮自然发越,宜服生甘草、防风、黄芩、荆芥、黄柏、玄参、大力、石膏,再加升麻 ...
阅读全文

手足疼痛(三十三)

疹出之后,被风寒邪气侵袭肩窝手臂,以致毒火凝滞不散,疼痛无时,不能摇动,回后必须发壅,降药之中加羚羊角、青皮、桔梗、独活、川芎,以治之可愈。  
阅读全文

呃逆(二十七)

呃逆者,气噎也。乃是胃枯槁而成,此下焦毒火郁于胃中,不得发越之故,非是阴火上升,根据胃而发也,治宜用石膏、茯苓、麦冬、橘红、鲜斛、山栀、竹茹、九头兰、茉莉花、树上干桃等药。  
阅读全文

升药良方(第五)

如额角两太阳多见者,本方去升麻,而头面多者为佳,荷鼻、笋尖要多加,身上起而四肢不到者,桂枝鞭芽无差。壮热腮红升葛用,前桔陈皮复花红,川芎枳壳并木通,荷鼻笋尖额上同。面青神慢,葱苏饮发之∶面青神慢葱苏红,复花陈桔前川芎,发疹最妙莱菔子,和解散用去防风。和解散∶和解升葛桔荆防,覆刀蝉衣薄荷郎,气闷烦躁难二便,枳壳木通功效彰。淹滞不出,毛孔闭密,皮肤干燥,身热喷嚏,毒瓦斯郁内,急用升麻散发之。升麻散∶ ...
阅读全文

昏睡不醒(口燥唇干不食。九十四)

生石膏每剂用二三两,黄芩每剂用五六钱,此二味终不可少,不怕寒凉过度。手足指尖不到,勿论回者误降者,须更用笋鞭芽十个,荷鼻五个,可同煎服。脾病困倦,昏沉多卧,口乃脾窍,故口燥唇干不食,是亦胃火不清之故,肺病则嗽,一切鼻煤、鼻煽、鼻干、鼻疮、呕吐,皆胃火也。至若眼红涩是肝病,须伐木清金,兼去风胆病,多烦而不眠,重用石膏,即四五两一帖亦不妨。若喘息,生芩作主,石膏次之。力子桑皮葶兜铃,知桔苏麻与条芩, ...
阅读全文

瘟毒发疹(八十四)

瘟毒发疹者,由小儿感冒风邪,藏蓄于肌肉之间,阳气发动,潜形于皮肤之外,一年之中,屡受不正之气,而出于两腋之下者,气之道路也。瘟邪随气道而出者,肺之瘟毒发疹也,治宜清肺饮主之。  
阅读全文

遍身紫黑纹(七十九)

热邪内外熏蒸,遇风寒辄与内热相拒而不得入内,热为风寒所闭而不得出,毒瓦斯壅于肌表,故形如痕点,其色青紫者有之,宜用生地、紫草、凌霄花、丹皮、玄参、连翘、黄芩、红花、全蝎、石膏、川连,如大便秘结加生军。  
阅读全文

寒战(七十六)

心火亢极,上灼肺金而孔窍闭塞,故寒战不止,宜发汗以去表热。如大便闭,宜下之,小便不通,宜利之。论火性甚烈,喜散而不喜郁,则拂其性矣。欲达而不达,气血与火毒,五内搏激,其能免身之不战乎?火郁固战,每过郁而反似寒者,是热极反见水化,如嗜强酒,若不胜其所寒矣。惟用麻黄为先,毒火松透,自必炽热火性得顺而寒战自止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