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

中医古籍,针灸大成

行针指要歌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侠脐上边取。 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 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
阅读全文

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其法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子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 ...
阅读全文

伤寒门

身热头疼:攒竹大陵神门合谷鱼际中渚液门少泽委中太白。 洒淅恶寒,寒栗鼓颔:鱼际。 身热:陷谷吕细(足寒至膝,乃出针)三里复溜侠溪公孙太白委中涌泉。 寒热:风池少海鱼际少冲合谷复溜临泣太白。 伤寒汗不出:风池鱼际经渠(各泻)二间。 过经不解:期门。 余热不尽:曲池三里合谷。 腹胀:三里内庭。 阴症伤寒:灸神阙(二三百壮)。 大热:曲池三里复溜。 呕哕:百会曲泽间使劳宫商丘。 腹寒热气:少冲商丘太冲行 ...
阅读全文

痰喘咳嗽门

咳嗽:列缺经渠尺泽鱼际少泽前谷三里解溪昆仑肺俞(百壮)膻中(七壮)。 咳嗽饮水:太渊。 引两胁痛:肝俞。 引尻痛:鱼际。 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肝俞。 唾血内损:鱼际(泻)尺泽(补)间使神门太渊劳宫曲泉太溪然谷太冲肺俞(百壮)肝俞(三壮)脾俞(三壮)。 唾血振寒:太溪三里列缺太渊。 呕血:曲泽神门鱼际。 呕脓:膻中。 唾浊:尺泽间使列缺少商。 呕食不化:太白。 呕吐:曲泽通里劳宫阳陵太溪照 ...
阅读全文

诸般积聚门

气块冷气,一切气疾:气海。 心气痛连胁:百会上脘支沟大陵三里。 结气上喘及伏梁气:中脘。 心下如杯:中脘百会。胁下积气:期门。 贲豚气:章门期门中脘巨阙气海(百壮)。 气逆:尺泽商丘太白三阴交。 喘逆:神门阴陵昆仑足临泣。 噫气上逆:太渊神门。 咳逆:支沟前谷大陵曲泉三里陷谷然谷行间临泣肺俞。 咳逆无所出者:先取三里后取太白肝俞太渊鱼际太溪窍阴。 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壮)。 久病咳:少商天柱( ...
阅读全文

杂病(续增治法 之)

◎风:大率主血虚气虚,火与湿多痰。 中风:神阙风池百会曲池翳风风市环跳肩髎皆可灸之以疏风,针之以导气。 ◎寒:见伤寒。 阴寒及陷下脉绝者,宜灸之。 ◎发热:有寒潮热,烦热,往来热。 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以导气。 热无度汗不止:陷谷以泄热。 ◎腹痛:有虚实,寒气滞,死血,积热,风湿,宿食,疮,痧,疝。 实痛宜泻:太冲太白太渊大陵三阴交。 邪客经络,药不能及,宜灸:气海关元中脘。 ...
阅读全文

诸穴治法 病症死生歌 辨三关(补遗 之二)

诸穴治法 中指头一节内纹掐之,止泻,掐二次就揉。 阳溪穴,往下推拂,治儿泻,女反之。 大陵穴后五分,为总心穴,治天吊惊,往下掐抠;看地惊往上掐抠。女子同。 板门穴,往外推之,退热,除百病;往内推之,治四肢掣跳。用医之手大拇指,名曰:『龙入虎口。』用手拈小儿小指,名曰:『苍龙摆尾。』 惊,揉大脚趾,掐中脚趾爪甲少许。 病症死生歌 手足皆符脾胃气,眼精却与肾通神,两耳均匀牵得匀,要知上下理分明。 孩儿 ...
阅读全文

诊脉歌 识病歌(补遗 之四)

诊脉歌 小儿有病须凭脉,一指三关定其息,浮洪风盛数多惊,虚冷沉迟实有积。 小儿一岁至三岁,呼吸须将八至看,九至不安十至困,短长大小有邪干。 小儿脉紧是风痫,沉脉须至气化难,腹痛紧弦牢实秘,沉而数者骨中寒。 小儿脉大多风热,沉重原因乳食结,弦长多是胆肝风,紧数惊风四指掣。 浮洪胃口似火烧,沉紧腹中痛不竭,虚濡有气更兼惊,脉乱多痢大便血。 前大后小童脉顺,前小后大必气咽,四至洪来若烦满,沉细腹中痛切切 ...
阅读全文

针灸直指·刺齐论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歧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阅读全文

针灸直指·经络论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阅读全文

针内障秘歌(杨氏)

内障由来十八般,精医明哲用心看,分明一一知形状,下手行针自入玄。 察他冷热虚和实,多惊先服镇心丸,弱翳细针粗拨老,针形不可一般般。 病虚新瘥怀妊月,针后应知将息难,不雨不风兼吉日,清斋三日在针前。 安心定志存真气,念佛亲姻莫杂喧,患者向明盘膝坐,医师全要静心田。 有血莫惊须住手,裹封如旧勿频看,若然头痛不能忍,热茶和服草乌烟。 七月解封方视物,花生水动莫开言,还睛圆散坚心服,百日冰轮彻九渊。
阅读全文

腹部中穴歌

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交、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膀门二寸,侠脐天枢,期、章二门,不可不知。仰人尺寸图 腹部穴图
阅读全文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