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脉经》脉经卷第八 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第十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则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脉阴弦故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贲豚病者,从少腹起,上行咽喉,发作时欲死复止,皆从惊得。其气上冲,胸腹痛,及往来寒热,贲豚汤主之。 师曰:病有贲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八 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凡黄候,其寸口脉近掌无脉,口鼻冷,并不可治。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发病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师曰: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为差,反剧为难治。 又曰: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发热也 ...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六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梦见圆苑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病在肝,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 二日之胃,而腹胀。三日之肾,少腹腰首痛,胫酸。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堕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若软而散。其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溢人肌皮 ...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一 平虚实第十

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脉之虚实者,脉来软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问曰:何谓虚实?答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何谓重实?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问曰:经络俱实如何?何以治之?答曰:经络皆 ...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春三月木王,肝脉当先至,心脉次之,肺脉次之,肾脉次之,此为四时王相顺脉也。到六月土王脾脉,当先至面反不至,反得肾脉,此为肾反脾也。七十日死,何谓肾反脾,夏火王心脉当先至,肺脉次之,而反得肾脉,是滑肾反脾,期五月六月忌丙丁。 脾反肝三十日死,何谓脾反肝,春肝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脾脉先至,是谓脾及肝,期正月二月忌甲乙。 肾反肝三岁死,何谓肾反肝,春肝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肾脉先至,是谓肾反肝也,期七月 ...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

三部脉调而和者生。 三部脉废者死。 三部脉虚,其人长病得之死,虚而涩长病亦死,虚而:滑亦死,虚而缓亦死,虚而弦急癫病亦死。 三部脉实而大长病得之死,实而滑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实而缓亦生,实而紧亦生,实而紧、急癫痫可治。 三部脉强非称,其人梗死。 三部脉赢,非其人,(一作脉)得之死。 三部脉粗,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脉细而软,长病得之生,细而数亦生,微而紧亦生。 三部脉大而数,长病得之 ...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厥气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病在脾,日趺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病先发于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一日之胃,而腹胀。二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之膀胱,背腊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安夏晏食。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 ...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赤见于脉,取委阳。 少腹病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管,取三里。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疼。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因腹坚。热在下焦,因溺血。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 ...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右手三阴脉

从少阴脉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肌肉痹痒。 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也,苦颠僵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不能言,癫疾直取客主人,两阳维脉,在外踝绝骨下二寸。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癫痫僵仆羊鸣。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僵仆失音肌肉淫痒痹汗出恶风。 脉来暂大暂小是阴络也(一作结)。动苦肉痹应时自发,身洗洗也。 脉来暂小暂大者是阳络也(一作结)。动苦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也。 肺脉之来也,如循榆 ...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九 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师曰: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为肠鸣腹满,紧则为腹中痛,数则为阴中痒,洪则生疮,弦则阴疼掣痛。 师曰:带下有三门:一曰胞门,二曰龙门,三曰玉门。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 问曰:未出门女有三病,何谓也?师曰:一病者,经水初下,阴中热,或有当风,或有扇者。二病者,或有以寒水洗之。三病者,或见丹下,惊怖得病。属带下。 师曰:妇人带下,九实中事。假令得鼠乳之病,剧易。当剧有期。当庚辛为期。 ...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七 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夭,曰今且得汗,待时自己。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气内连肾。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夭,曰今且得汗,待时自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喘,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下汗,四日死。 未曾汗,勿肤刺。 热病三、四日,脉不喘,其动均者,身虽烦热,今自得汗,生 ...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六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心气虚,则梦救火,伤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 厥气客于心,则梦兵烟火。 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病先发于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胁痛支满,五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病消渴,而已。 心脉沉之小而紧,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气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时手足热,烦满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