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词

中医常用词汇,普及中医常识。

水寒射肺

【水寒射肺】指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阅读全文

心阴虚

【心阴虚】即“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心烦、怔忡、失眠;低热、盗汗、颧红、口干、脉细数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
阅读全文

阴胜则寒

【阴胜则寒】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阅读全文

阳维脉

【阳维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外踝下方,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后颊部、止于头顶部。本经有病时、有恶寒发热的症状。
阅读全文

血脉

【血脉】即“经脉”,简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阅读全文

精明之府

【精明之府】指头部。五脏六腑的精气(或精华)皆上会于头面部,其中尤以人的眼睛,其外观的神态及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的机能状况,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阅读全文

胆主决断

【胆主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所出焉。」所谓“中正“,意含不偏不倚。这里主要说明胆的作用之一与中枢神经的某些功能活动有关。此外,“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突然受惊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促使脏腑功能相互协调,起有重要的作用。胆气怯弱者,可因惊恐致病,胆气壮者,可以不受显着的影响。
阅读全文

肺,其华在毛

【肺,其华在毛】《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其华在毛」“华”,有荣华外露的意思。从毛发的荣枯,可以推断肺机能的盛衰,这是因为肺能“输精于皮毛”。例如肺桔核等病到了严重阶段,往往有皮肤色夭、毛发枯悴的症象,所以说“肺,其华在毛”。
阅读全文

肺开窍于鼻

【肺开窍于鼻】《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说“开窍于鼻”鼻要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必须依赖肺气和调,呼吸畅利。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煽。可见肺与鼻窍是息息相关的。
阅读全文

肝主血海

【肝主血海】血海通常是指冲脉,所谓“冲为血海”,但肝有贮藏并调节血液的功能,故亦有“血海”之称。
阅读全文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成分)。饮食入胃,胃和脾共同进行消化,所产生的精微被吸收后,再由脾气帮助运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脾还能促进水液的运转和排泄,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阅读全文

五味所禁

【五味所禁】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火,多食则火盛而使肾水耗损,肾主骨,肾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滞,多食则肌肉壅满,故肉病不宜多食甘 ...
阅读全文
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