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脾胃积热" 的结果

找到 49 条相关结果

解毒活血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医林改错》卷下:解毒活血汤 名称: 解毒活血汤 处方: 连翘6克 葛根6克 柴胡9克 当归6克 生地15克 赤芍9克 桃仁24克(研)红花15克 枳壳3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治瘟毒吐泻初起。现用于麻疹、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灰质炎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注意事项: 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备注: 方中连翘、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

阅读全文
复发性口腔溃疡挑针疗法
挑针疗法 | admin | 2025-05-13 | 18 阅读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的浅表性溃疡。本病虽非重症,但它往往影响患者的进食、说话,且易复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西医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人体内铜锌比例失调、缺铁、微循环障碍。局部创伤及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多属中医学“口疮”的范畴。 病因病机:情志不调、饮食失常、劳倦过度、脾胃功能升降失常及阴阳...

阅读全文
睑腺炎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睑腺炎(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临床上有内、外麦粒肿之分。内麦粒肿肿胀比较局限,患者疼痛明显,病变处有硬结,触之有压痛,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水肿,2~3天后可以形成脓点,逐渐溃破。外麦粒肿肿胀比较弥散,患者疼痛剧烈,同侧耳前淋巴结有压痛。眼睑内有两组腺体,一组是睑板腺,位于睑板内,与睑板垂直排列,开口于睑沿的灰线,透过睑结膜可看到睑板腺排泄管的走行;另外一组是摩尔腺和蔡氏腺,位于眼...

阅读全文
木通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4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木通 出处: 《药性论》 实际拼音: Mù Tōnɡ 别名: 通草、附支(《本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葍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蕧、乌蕧(《唐本草》)。 来源: 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原形态: ①白木通,又名:八月瓜藤、地海参。 落叶或半常...

阅读全文
悬旗风(悬旗痈)
五官科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悬旗风(悬旗痈)】本病大多由于胃火炽盛,脾胃积热,上侵喉关或因外伤引起。其主要症状为口腔内悬壅垂下端尖头部出现紫色血泡,名“悬旗风”(一作“悬[病其]风”)。如血泡生长在口腔上颚,破溃后出现糜烂疼痛,妨碍饮食,则称为“飞扬喉”。◎按:[病其]为一组合字。左为“病”字去“丙”,内为一“其”字。...

阅读全文
结膜炎飞针疗法
飞针 | admin | 2025-05-27 | 16 阅读

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等引起的一种结膜炎性病变。结膜炎的分类较为复杂,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属千中医学“暴风客热”、“暴发火眼”等范畴,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天行赤眼”、“红眼病”等范畴,慢性结膜炎...

阅读全文
舌起芒刺
诊断 | admin | 2025-06-01 | 15 阅读

【舌起芒刺】      舌苔隆起如刺状。是热极的证象,苔色多焦黄或黑。热邪越盛,芒刺越多。根据芒刺所生部位,有助于区分病位,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积热。...

阅读全文
口丫疮
五官科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口丫疮】本病多为脾胃积热所致。常见于儿童,在一侧或双侧唇角处有皲(音均)裂,糜烂,说话或进食张嘴时感到疼痛。...

阅读全文
针眼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针眼又名“土疳”“土疡“,俗称“偷针”。本病为胞生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成脓,虽为小疾,却易反复发作。《诸病源候论》说:“热气客于眦间,热搏于津液而成针眼。”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或有近视、远视而未予戴镜矫正,导致脾胃积热,上犯胞脸,气血运行不畅而酿脓;或因风热相搏,客于胞睑,郁久化热而生疖肿,或因体弱脾虚,无力畅达;或余邪未清,热毒隐伏,致针眼惯发,临床治疗分为内治、外治二种,内治有祛风清热,泄热解...

阅读全文
芦荟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7 | 15 阅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芦荟丸 名称: 芦荟丸 处方: 大皂角 干虾蟆(各等分,同烧存性,为末)30克 青黛(研)7.5克 芦荟(研)朱砂(研,飞)麝香(研)各3克 制法: 上合研匀,用汤浸蒸饼和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疳气羸瘦,皮色萎黄,揉鼻咬甲,好吃泥土,目涩口臭,齿龈烂黑。 用法用量: 每三岁儿,服20丸,不计时候,温米饮送下。更量大小加减。 《普济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