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常用罐法及其特点--熨罐法

熨罐法也叫滚罐法,是在闪罐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当反复闪罐使罐体变热时,立即将罐体翻转,用温热的罐底按摩穴位或皮肤。使用熨罐法要掌握好罐的温度,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过低则达不到熨罐的效果。熨罐法可以与闪罐法配合使用,当闪罐法罐底发热时则可翻转罐体施用熨罐法,当熨罐法罐体变凉时即可翻转罐体采用闪罐法治疗。
阅读全文

常用罐法及其特点--响罐法

响罐法是指在罐具吸定后,稍加推拉或旋转随即用力将罐具拔下,发出“啪”的响声的一种拔罐方法。如此反复吸拔,重复操作多次,以皮肤潮红或呈紫红色为度。此法与闪罐法功效相同,通常用小口径罐具在局部面积较小的部位施术。
阅读全文

产后腹痛的拔罐疗法

产妇在分娩后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腹痛叫做产后腹痛。临床症状是产后1~2天出现腹痛,3~4天自行消失。重症患者持续时间较长,哺乳时腹痛明显,同时子宫变硬,恶露增加。一般分为血虚、血瘀2型。 一、血虚 (一)症状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喜揉,恶露量较少,舌淡质稀。头晕眼花,自觉时有心跳加快,容易受惊,大便秘结。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 ...
阅读全文

痛经的拔罐疗法

痛经是指妇女月经来潮时及行经前后出现小腹胀痛和下腹剧痛等症状。痛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初潮时就有发生,妇检时生殖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痛经是因子宫内膜移位,急、慢性盆腔炎,子宫狭窄、阻塞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疼痛。按病因、疼痛性质及其发生时间不同主要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及气血虚弱3型。 一、气滞血瘀 (一)症状 经前或行经第一二天,小腹胀痛,怕按,甚则小腹剧痛而发 ...
阅读全文

产后缺乳的拔罐疗法

产后缺乳是指妇女产后乳汁分泌量少或无,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现代医学认为,产后缺乳与孕前、孕期乳腺发育不良,或产妇体质虚弱,或分娩出血过多,或哺乳方法不对,或产妇过度疲劳,或产后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一般分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2型。 一、气血虚弱 (一)症状 产后乳汁少甚至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光泽,容易疲劳,饮食量少,时有不自主心跳加快,自觉吸气不够。 (二)治法 1.方法一 (1) ...
阅读全文

刺络拔罐法治带状疱疹

近日收治一例大面积带状疱疹患者,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局部刺络拔罐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患者周某,男性,73岁。诉10天前出现右胁部疼痛,因既往有胆结石病史,所以未做处理。两天前突然出现右胁大范围的红疹,前后均超过正中线,疼痛加重,可见少许水疱,遂去医院就诊。结合临床表现考虑“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营养神经(甲钴安片),局部阿昔洛韦软膏对症治疗,次日红疹颜色加深,水 ...
阅读全文

带状疱疹的拔罐疗法

技术一 拔罐部位:阿是穴(皮损部位)。 操作规程:疱疹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后,首先用梅花针叩刺,手法由转到重,顺序从周围临界皮肤到疱疹集簇处,程度以皮肤出血、疱壁破裂为度。在确认患部皮肤全部叩刺后,即在叩刺处拔罐,吸出大量的水分、分泌物和少量液。留罐时间5~10分钟。如果患者皮肤面积大,则在第一遍拔罐未能覆盖处迸行第二遍拔罐或沿带状分布区域将数个火罐一次拔在疱疹簇集处,罐数以排满为度。隔日治疗1次 ...
阅读全文

火罐的源流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 ...
阅读全文

刮罐与点罐的区别

刮罐是在治疗中随机产生的一种手法,是对其他罐法的补充,也称辅助罐法。如治疗颈椎病或脑血栓后遗症时,需在颈部走罐,闪罐,但因个体差异,体瘦颈短者,很难在斜方肌及颈部吸拔。应用刮罐替代,以补充不能叹拔之不足。 具体操作:先在施术部位涂以润滑介质,然后手握罐体,在罐口边缘由上向下轻刮,如斜方肌上缘,胫骨前肌群处。手法要有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一般不单独用刮罐法,同走罐、闪罐并用时,患者则因有温度乐于接受。 ...
阅读全文

拔罐的方法与应用

一、拔罐的方法:拔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 (1)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 ...
阅读全文

中医拔罐如何操作

1.拔罐前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患者体位: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2)俯卧 ...
阅读全文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