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火部

 炭火 「释名」炭能生火,但治病用的是炭或炭灰,并不是直接用炭火。「主治」木炭可治以下诸病:1、误吞金、银、铜、铁入腹。用炭烧红,趁热捶成细末,煎汤喝下。如无效,便刮取炭末三钱,井水调服,无效再吃,终能把误吞之物排出。2、咽头突然作梗。用木炭末和密做成丸子,分次含着并喝下。3、白虎风病(骨节象被什么东西咬碎似的,痛的地方,游走不定)。用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一捻,是两个指头捏到的),合起 ...
阅读全文

兽部

 豕 「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猪油:甘、微寒、无毒。猪肝:苦、温、无毒。「主治」母猪蹄:1、妇女无乳。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或加通草六分亦可。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2 ...
阅读全文

谷部

 胡麻 「释名」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叶名青蓑,茎名麻皆。「气味」甘、平、无毒。「主治」1、腰脚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熬香后,捣烂。每日吞服适量,以姜汁、蜜汤、温酒送下均可。2、手脚酸痛,微肿。用胡麻熬熟,研强烈,取五升加酒一升,泡一夜后随意饮用。3、偶感风寒。用胡麻炒焦,乘热捣烂泡酒饮用。饮后暖卧,以出微汗为好。4、热淋。用胡麻子、蔓菁子各五合,炒黄,装袋中,以水三升浸泡,每饭前取服一钱。 ...
阅读全文

菜部

 韭 「释名」草钟乳、起阳草。「气味」韭:辛、微酸、温、涩、无毒。韭子:辛、甘、温、无毒。「主治」1、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2、阴阳易病(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阴部肿大,小腹绞痛,头重眼花)。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3、伤寒劳复(按:指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旧病复发)。治方同上。4、喘息 ...
阅读全文

草部(二)

 淹闾 「释名」覆闾。「气味」(子)苦、微寒、无毒。「主治」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3、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艾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序,加水一斗, ...
阅读全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