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医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

《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1.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  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气调中兼去湿  一切痰饮此方珍 导痰汤内加里枳  顽痰胶固力能训 若加竹茹与枳实  汤名温胆可宁神 润下丸仅陈皮草  利气祛痰妙绝伦 2.涤痰汤 涤痰汤用半夏星  甘草橘红参茯苓 竹茹草蒲兼枳实  痰迷舌强服之醒 3.青州白丸子 青州白丸星夏并  白附川乌俱用生 晒露糊丸姜薄引  风痰瘫痪小儿惊 4.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星夏橘  杏仁枳实瓜蒌实 芩苓 ...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补益之剂

1.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  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祛半夏名异功  或加香砂胃寒使 2.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参术芪  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  柴胡白芍姜枣随 3.黄芪鳖甲散 黄芪鳖甲地骨皮  艽菀参苓柴半知 地黄芍药天冬桂  甘桔桑皮劳热宜 4.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  地骨柴胡及青蒿 当归知母乌梅合  止嗽除蒸敛汗高 5.秦艽扶羸汤 秦艽扶羸鳖甲柴 ...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经产之剂

1.妊娠六合汤 海藏妊娠六合汤  四物为君妙义长 伤寒表虚地骨桂  表实细辛兼麻黄 少阳柴胡黄芩入  阳明石膏知母藏 小便不利加苓泻  不眠黄芩栀子良 风湿防风与苍术  温毒发斑升翘长 胎动血漏名胶艾  虚痞朴实颇相当 脉沉寒厥亦桂附  便秘蓄血桃仁黄 安胎养血先为主  余因各症细参详 后人法此治经水  过多过少别温凉 温六合汤加芩术  色黑后期连附商 热六合汤栀连益  寒六合汤加附姜 气六合汤加 ...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祛风之剂

1.小续命汤 小续命汤桂附芎  麻黄参芍杏防风 黄芩防已兼甘草  六经风中此方通 2.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  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甘术  风邪散见可通尝 3.三生饮 三生馀用乌附星  三皆生用木香听 加参对半扶元气  卒中痰迷服此灵 4.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  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  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  虚阳归肾阴精足 5.独活汤 独活汤中羌独防  芎归辛桂参 ...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和解之剂

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2.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  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邪成郁逆  敛阴泄热平剂扶 3.黄连汤 黄连汤内用干姜  半夏人参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枣  寒热平调呕痛忘 4.黄芩汤 黄芩汤用甘芍并  二阳合利枣加烹 此方遂为治痢祖  后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姜与半夏  前症皆呕此能平 单用芍药与甘草  散逆止痛能和营 5.逍遥散 ...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利湿之剂

1.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茯苓 膀胱化气添官桂  利便消暑烦渴清 除桂名为四苓散  无寒但渴服之灵 猎苓汤除桂与术  加入阿胶滑石停 此为和湿兼泻热  疸黄便闭渴呕宁 2.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行水散痞有生姜 加桂除夏治悸厥  茯苓甘草汤名彰 3.肾着汤 肾着汤内用干姜  茯苓甘草白术襄 伤湿身痛与腰冷  亦名干姜苓术汤 黄芪防已除姜茯  术甘姜枣共煎尝 此治风水与诸湿  ...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杀虫之剂

1.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  人参附子椒姜继 黄连黄柏及当归  温藏安蛔寒厥剂 2.化虫丸 化虫鹤虱及使君  槟榔芜荑苦楝群 白矾胡粉糊丸服  肠胃诸虫永绝氛   增辑   1.集效丸 集效姜附与槟黄  芜荑诃鹤木香当 雄槟丸内白矾入  虫啮攻疼均可尝 《汤头歌诀》目录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祛暑之剂

1.三物香薷饮 三物香薷豆朴先  若云热盛加黄连 或加苓草名五物  利湿祛湿木瓜宣 再加参芪与陈术  兼治内伤十味全 二香合入香苏饮  仍有藿香葛传 2.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参草芪  当归麦味青陈皮 曲柏葛根苍白术  升麻泽泻姜枣随 3.缩脾饮 缩脾饮用清暑气  砂仁草果乌梅暨 甘草葛根扁豆加  吐泻烦渴温脾胃 古人治暑多用温  暑为阴证此所谓 大顺杏仁姜桂甘  散寒燥湿斯为贵 4.生脉散 生脉麦 ...
阅读全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