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

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简称六因。而六因归根结底都要用产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导致人体生病,所以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

苗医对保健的认识

饮食疗法:根据不同季节食用某种食物或饮料达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如清明节前后采摘清明菜洗净,加入糯米饭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或治劳伤筋骨疼痛;夏日则常以酸菜、酸汤为菜肴或饮料,可生津解暑、开胃止泻;冬腊月则酿制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补体御寒。另外还有"热羊冷狗"之说,认为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清热泻火之功,夏天适当食之可泻热清暑,冬季则食狗肉能补虚御寒、强筋健骨。 体育疗法:苗族常利 ...
阅读全文

苗医的基本特点

中国苗族医药基本特征体现在中国苗族医药三大文化圈之中,经过湖南、贵州、云南、湖北、重庆等地的专家学者20多年的深人调查和文献整理研究,编著出版了近20余部苗族医药专著,发表苗族医药学术论文300余篇,是这驻苗医论著构建了中国苗医学理论体系,使中国苗医学成为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苗医学基本特征在《苗族医药学》、《苗族药物集》、《湘西苗医史考》、《湘西苗药汇编》、《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
阅读全文

苗族医药与神农的渊源

有学者认为:“苗族之族称为苗,考释与其先民最早学会种植水稻有关,说明苗族先民属农业氏族或部落,神农氏‘尝百草’、‘播五谷’是农业、医药的始祖。”考证苗族与神农氏的渊源,“有关史实证明苗族的‘苗’与神农有着渊源关系,苗族的农、医又源于神农。苗族的老家正是神农的活动地域,这都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有十分渊源的关系。古有‘民不祭非类’之说,苗族不是祭祀至高无尚的黄帝,而隆重祭祀神农及其后裔蚩尤,充分说明神 ...
阅读全文

苗族药物学的发展

苗族医药学,特别是苗族药物学的发展史在史料上所占篇幅多一些。苗医在药物的应用上多用鲜药,少用陈(存)药,现采鲜用是苗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在药物的用法上,对内服药一般用煎、煮、熬等方法加工药液内服和外用。用药方法还根据治疗疾病需要选用外敷,点眼、冲阴阳水内服、外洗、药水煮治、热熨法等。在苗药的采集加工时,苗医对特殊用药也采用特殊方法加工泡炮制;如汗渍法、煨制法、酒制法、尿制法、霜制法、雪水制法等。
阅读全文

苗族药物之古代

一、《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物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本草学专著,书中收载了365种药物,据欧氏研究,在《神农本草经》中“发现有120余种是兼用苗语记名的(以苗语东部方言标准语来辨认)现在仍能听懂,占全书所载药物的三分之一。”《神农本草经》中有白垩做药的记载,“生山谷,主女子寒热、症瘕目闭、积聚。”白垩为白善土,苏颂曰:“坚有五色,入药惟白者耳。关于白垩,在黄帝与蚩尤战争时,蚩尤 ...
阅读全文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