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医

土医认为人活的就是一口气,这口气就是生命之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失去了这口气生命就会终止。土医将气的产生归属于上中下三元,但主要是上元。

土家医女科的病理特点

女人被某种致病因素侵袭后,破坏了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脏器功能失常,血气失调,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儿胎脉、胞脉,儿道各部,从而形成女科疾病。 1.脏器功能失常 腰子(肾)虚:包括阴阳二气、早婚多子、不节房事,影响到儿肠脉的功能。腰子气虚,直接影响孕精的至与竭,导致儿肠脉失养,可见月信病、带下病、怀孕病、月子病、女科杂病等多种症候;腰于阴虚,精血不足,虚火妄动,导致儿肠、胞脉失养,可见月信后期、量少 ...
阅读全文

土家医的发表药

发表药,又叫解表药。即以赶风赶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该类药物辣散轻扬,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塞表热之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部分药物还兼有利拔退肿、止咳、止痛、消疫等作用。 云实 来源:为儿科植物云实的神子。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晒干。 主要用名:牛王刺。 性味特征:辣、苦,温。有小毒。 主要功效:发散风赛,消肿止痛。 主要应用:(1)感冒,喉咙痛、牙痛,云实15g至30g, ...
阅读全文

土家医七窍病研究的范围

七窍病是眼、耳、鼻、口腔疾病的总称。 土家医生将人体孔窍概括为十窍或者十孔,孔窍又分为九大窍和一小窍,九大窍即眼二转,耳二窍、鼻二窍、口一窍、肛门一穷、尿孔一窍,一小窍是皮肤汗孔等,共计十窍,又称为十孔。而在某一孔窍发生病变,则叫做某窍病,故总称为孔窍病。
阅读全文

土医对疾病认识

土家医认为人活的就是一口气,这口气就是生命之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失去了这口气生命就会终止。土家医将气的产生归属于上中下三元,但主要是上元。上元包括心、肺、脑,人体气血由此而生。上元统摄气血、神志,为三元之首;中元肚、肠、肝为气血不断地补充营养,使气得以旺盛。下元为腰子、精脬、尿脬、养儿肠等,为气血之根。气的作用主要是三元相互协调,融合贯通,以维持人体脏器、四肢、十窍、肌肉筋骨的正常生 ...
阅读全文

土家医的饮食服侍

土家医称饮食禁忌为“忌口”,包括疾病忌口,药物忌口,经期忌口,妊娠忌口,老幼忌口,季节忌口等。疾病忌口,如发热性的疾病,病人应忌食荤油、蛋类食物,这些食物使热不解,阻碍疾病恢复,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之类。 药物忌口,有的药物服用后要忌茶,因为茶会解除药性,降低临床效果。 经期忌口,女性经期忌食生冷,苦寒之品,若食之易导致血滞,闭经,痛经,损伤血气而致病。 妊娠忌口,妊娠期内忌食寒凉 ...
阅读全文

土家药的用法

一、常用的配伍方法 土家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常使用学味药,一法一药治一病;但也把多种药物适与配合起来,利用药物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以适应治病的需要,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如土家族民间常用生姜熬汤加香葱根治疗外感风寒,以加强祛寒退热作用。在应用某些单味药物治疗疾病时,根据病情需要,在常用最的基础上,加重分量,以发挥专一的作用。此外,还将能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配合应用,以改变其性能,减少其毒副作用 ...
阅读全文

土家医疾病的分类特点

土家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人,在疾病的分类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主要分类方法有: (一)按十月太阳历计时法对疾病进行分类 十月太阳历,它是产生于上古时期的一种历法。其基本特征是,一年分为十个月,各有均有36天,每月的日期不按1、2、3等序数记日,而是虎、兔、龙……鼠、牛等生肖轮回记日。三个属相同为一个月,三十个属相同为一年,即十个月360天,十个月终了另加五天为过年日,每到 ...
阅读全文

土家医的八则七法

一、八则 一是寒则热之;二是热则寒之;三是亏则补之;四是实则泻之;五是阻则通之;六是肿则消之;七是惊则镇之,八是湿则祛之。在具体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根据其情况来采用相应的用药原则。 二、七法 (―)汗法 该法为开通汗窍,驱逐瘟气的一种疗法。其作用主要是驱逐人侵肌肤的病气,如寒、湿等。适用于外感疾病、水蛊胀和疮疡、流痰疾症的早期和出水痘未透的阶段。 汗法又分三类:热发,用热性药物治疗肌表寒证;寒发, ...
阅读全文

土家医女科病因的特点

病因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一般称为害病的原因。疾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和致病的毒气双方都有关系,且上家族地域多山、多雾,故女科致病W素,多与寒、火、湿邪,情志内伤,生活所伤和体质等内素最为密切。 1.寒、火、湿邪 风、寒、暑、湿等外来邪气均能导致女科疾病,由于女人是“以血为本”,寒、火、湿邪更易与血相裹结而导致女科诸证,现分述如下: 寒邪:寒邪致病,分为外寒和内寒。女科的病变,主要是病邪影响到 ...
阅读全文

土家医认为的病理有哪些?

因致病原因、环境、气候条件及体质上的不同,在疾病变化过程中,疾病的病理变化也是错综复杂的。古代药匠经过常年的临床观察与切身体验,认识了疾病的病理变化是有规律的。土家医认为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分为气血失调和冷热失衡两种。 一、气血失调 气血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血是人体营养的来源。若气血充沛,则人体生命力强盛;反之,气血失调,人体就会百病丛生。 (一)气的病理变 ...
阅读全文

土家医脉学的特点

(一)脉种繁多,脉象脉形简练 土家医脉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除上述常用脉象外,还有打鼓脉、后脑壳脉、长水脉、拇指尖脉、内踝脉、心脉、中脉、三叉脉、上脉、下脉、鸡啄米脉、蛇缠身脉、屋漏水脉等十余种不常用的脉种。其中鸡啄米脉、屋漏水脉与中医七绝脉中的雀啄、屋漏脉有相似之处,但号脉的方法不同与所主病症不同。在脉象和脉形上,土家医讲究有脉象和无脉象的区分,脉象有快慢大洪与细微强弱;脉形为有力与无力、均匀 ...
阅读全文

土家药的组成变化

土家医方子的组成既有一定的严谨性,也有极大的灵活性。临症选药组方必须审视病情快慢,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与四季气候等,予以灵活化裁,使方药与病症相符,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因此,在应用成方时,不能固执原方,必须通过各种配伍来适合病情的需要。其组成变化大致有药味、药量增减变化与剂型变化二种形式。 一、药味增减变化 药味加减变化,通常称“随症加减”。一般是指主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次要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