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诗词

有关中医药的诗词文化。

悼念丁甘仁的联和诗

丁甘仁(1866—1926),名泽周,江苏武进孟河人。清末民初时著名医家,为孟河医派代表人物。初受业于圩塘马仲清,继从马培之游,复与费伯雄门人丁松溪时相切磋。先后开业于无锡、苏州等地,后经巢崇山推荐至上海济善堂施诊,又在人和里设立诊所。 丁甘仁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乐善好施。对贫苦大众就诊者,常免费就医赠药。他热心于公共福利事业,有时将所得之诊金捐助给医院、学校及慈善机构,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 ...
阅读全文

赞2020年中国医师节

其一庚子年初病毒奇, 疫情传变万民悲;白衣执甲身行逆, 仁术仁心护佑施;救死扶伤勤履职, 尊医重卫更支持;又逢中国医师节, 大爱无疆百姓知。其二服务人民职所期, 敬佑生命理当宜;白衣何惧新冠毒? 英勇前行救治时;高尚丹心风格显, 精深医术疫情移;健康中国途遥远, 重卫尊医不可迟。 (陈梦生)
阅读全文

内蒙古中医药发展赋

绵绵犹,六十载春秋;浩浩荡,千万里长川。 岁月流金,中医药云蒸霞蔚,风景这边独好;春秋溢彩,内蒙古日新月异,江山如此多娇。日月争辉,共和国山欢水笑,燕舞莺歌,神州九域生紫气;悬壶济世,医府地凤鸣龙跃,鲲化蛟腾,云天万里献精诚。 内蒙物华天宝桃芬李芳喜看绥远医杰俊采星驰蜚寰宇;青山钟灵毓秀艺馨文昌遍观中医英才大家云集傲苍穹。青城河岳钟灵,卫健委春风化雨,一片丹心惠泽民众;海亮人文荟萃,中医院玉树成 ...
阅读全文

解读陆游诗《铭座》养生之道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 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兹; 一生快意事,噬脐莫能追; 汝顾不少忍,杀身常在斯; 深居勿妄动,一动当百思; 每食视《本草》,此意未可嗤; 赋诗置座右,终身作元龟。 按语 南宋大诗人陆游所作这首座右铭诗,从五个方面谈了养生之道:一是要注意不利于身体的小事,二是要保持精神愉快,三是要宽宏大量,四是不要轻举妄动,五是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食。 注释 卫养:对身 ...
阅读全文

中医咏

天地无闲草, 人间有神农。 伟哉岐黄术, 功德恢且宏。 妙手除疾痼, 仁心济苍生。 中华有国粹, 千秋永传承。
阅读全文

新编中医启蒙三字经

中医学,是什么?法自然,致中和。整体观,天人合。论阴阳,奥义多。观天文,察时变;自感知,自调和。天之道,犹张弓:高者抑,下者举;有余损,不足补。 人命贵,万物灵,非机器,组合成。气循环,五行生。木、火、土,与金水。既相生,又相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化,造化机。有升降,有出入,此生命,即存在。不干扰,不破坏,自变化,不可代。顺四时,从其根,与万物,共浮沉。 治未病,善养生。心为君,重七情。许多病 ...
阅读全文

青黛

小楼倚月眉倚窗, 映对秋湖正梳妆。 相顾青山两不厌, 谁画桃李烟两行。 仙娥描青镜中忙, 神医妙手袖中藏。 性寒解毒祛热痛, 草本三君靛花郎。(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 陈旭韬)
阅读全文

沉香

南乔有木疏向阳, 玉脂玲珑焚瑞香。 宝钿罗衫金不换, 木朽内中溢醇芳。 香道千年四雅首, 龙檀羞麝论锋芒, 行气止痛温中脘, 唯君一笑入青囊。(陈旭韬)
阅读全文

《钱本草》--张说

张说(667-730),唐大臣,字道济,河南洛阳人,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擅长文辞,当时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时有“大手笔“之称谓。他的《钱本草》,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称奇文。当今一些人经不起金钱诱惑,竟拜倒在孔方兄的门下,于是不择手段,偷盗抢劫,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结果反害了卿卿性命,故欲防治“人为财死”之症,需求此《钱本草》之良药。文 ...
阅读全文

大医精诚--孙思邈

(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痘、下痢,臭秽不 ...
阅读全文

白居易与其眼疾诗

在唐人的诗作中,我们常常读到有关眼科疾病的诗句,其中以“诗翁”白居易的最多。据专家统计,白居易现存的2000多首诗歌中,涉及到医药学的就有100余篇,居唐代诗人之首。 白居易一生坎坷,家庭生活也很不幸。他于27岁考取进士后,先后做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刺史等官职,宦海沉浮,仕途辗转,直到37岁才结婚。长女金銮3岁夭折,白居易有诗哭之。58岁时,他喜得一个儿子阿崔,3岁又夭 ...
阅读全文

长江绕郭知鱼美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宋?苏东坡 诗词赏析 天下到处都有鱼,到了长江才真正吃到了美味的鱼;竹笋确实是好菜,到了黄州才真正吃上了芳香的笋。苏东坡被朝廷贬往黄州后,对那里的田园风光大为赞赏,提笔写下了这首《初到黄州》的诗。诗中提到的长江鱼,与一般的河鱼及海鱼相比,确有独特的风味。除苏氏外,诗人中为此写下赞美诗篇的也不在少数。 鱼的营养价值 鱼的价值,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