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

红舌红点剥脱苔

【形象】舌质略红,尖较明显;边尖有许多红点。苔白腻微黄,中部较厚,舌尖少苔,根部大片剥脱。 【主病】胃之气阴两伤;邪热伤及肾阴;血蕴湿热伤阴。 【病例】湿郁化热伤阴。
阅读全文

青紫舌白苔双黑

【形象】舌青紫晦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腻,中见两条黑苔。 【主病】中焦寒湿;气虚湿滞血瘀;寒湿化热。 【病例】脾虚寒湿瘀血。
阅读全文

绛光莹舌

【形象】舌质红绛,尖有红点,舌面娇嫩,光莹无苔。(白色为津液反光) 【主病】热入血分;胃肾阴虚。 【病例】外感风寒,化热入血伤阴。
阅读全文

详解便便的“色”与“形”

粪便是人日用的饮食经过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吸收,并混入了消化道内的分泌物,最终经过肛门排出体外的那些不能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的混合物。每日排便一至两次或隔日排便一次,均属正常。每次排便的量与饮食多少有关,通常100克/次~250克/次。粪便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粪便常规检查、粪便隐血检查和肠道寄生虫检查等。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的性状描述和显微镜检查。粪便性状描述包括外观和质地,通常情况下粪便呈黄色或黄褐色。 ...
阅读全文

五官对应五脏 察五官辩五脏疾病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曾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它们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代表了五脏隐藏的病变。 心脏问题看舌头 中医认为,舌的形态、色泽、灵活度、味觉情况等都能反映心的功能。若舌色红润、转动灵活、味觉灵敏说明心血充足健康;舌尖糜烂、生疮、疼痛,多为心火上炎;舌有瘀斑,多为心血瘀阻;舌色红而深暗,多为心阴不足;舌体胖 ...
阅读全文

舌诊分虚实法

经云∶“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又云∶“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窃谓虚实两字,是搅病机之领;补泻两字,是提治法之纲。盖以人之有病,不出一虚一实,医之治病;不过一补一泻。如虚实稍有疑心,则补泻无从下手。其参症切脉以审虚实,固临症第一要着也,乃有症似实而脉则虚,脉似实而症则虚者。如舍脉从症,既难信以为真,而舍从脉,又惟恐其是假,则且奈之何哉。不知凡物之理,实则其形坚敛、其色苍老;虚则其体浮胖、其色 ...
阅读全文

舌诊要注意什么?

舌苔形色的变异,除病理因素外,某些客观因素,亦可使舌苔发生变化。所以在望舌时,一定要求患者做到:伸舌时面向亮处,将舌自然地伸向口外,舌尖略向下方,要平正而舒坦,不可卷缩或用力外伸,以免使舌质变色而影响观察。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光线:望舌时,须让患者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进行望诊。在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的颜色,所以一定要注意光线的明暗。 2. ...
阅读全文

暗红舌焦黄燥裂苔

舌苔 暗红舌焦黄燥裂苔 形象 舌红偏暗。苔焦黄如饭粑,厚而干裂。 主病 阳阴实热重证;胃肠热结气壅滞。 病例  中风,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阅读全文

淡白苍老舌白腐苔

舌苔  淡白苍老舌白腐苔 形象  舌质淡白苍老。苔白腐碎,中部厚积。 主病  寒湿郁久化热。 病例  气虚湿盛,痰热壅肺。
阅读全文

淡白挟红舌白厚腻淡黄苔

舌苔  淡白挟红舌白厚腻淡黄苔 形象  舌胖钯淡、舌尖较红。苔白厚腻,微笼淡黄。 主病  阳虚热浮,心火妄动;气虚津少夹湿。 病例  脾虚湿滞化热。
阅读全文

淡红尖刺舌白腻干苔

舌苔  淡红尖刺舌白腻干苔 形象  舌质淡红,边尖有突起点刺。苔白腻干燥,中部较厚。 主病  湿盛热郁;津伤湿滞;营卫合邪。 病例  湿毒内蕴营血,外受风寒表邪。
阅读全文

淡红舌淡黄干裂苔

舌苔  淡红舌淡黄干裂苔 形象  舌质淡红娇嫩,舌尖光莹无苔。苔微黄干裂,中、根部较厚,颗粒粗糙不匀。 主病  气虚津少;气虚夹湿;浮热扰;下焦夹湿,上焦不足。 病例  心阳不振,脾肺气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