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节气" 的结果

找到 24 条相关结果

立秋养生 谨防“秋老虎”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2 阅读

今年的8月7日前后就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之后天气就开始一天天变得凉快了,但是古人云:“多事之秋”,所以立秋后我们还要谨防“秋老虎”。那立秋时节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的立秋养生介绍。 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可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是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

阅读全文
探寻五运六气理论的历史渊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五运六气是在天人合一、周期学、气一元论等理念下,以观象制历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和一定的推演格局,推求值年及各运季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对生命健康的影响,进而提出预测疾病、预测灾害及防治措施的术数体系。五运六气本属于术数,其诞生系多种学术聚集而成。 五运六气的来源可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和包括生活经验、实践及以此为基础的天文学、气象学、灾害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气和阴阳五行等理论...

阅读全文
清明节对身体有益的膳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各地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那么清明节我们应该吃点什么对身体有益呢?以下说明。 一、丝瓜花蜜饮 配方:丝瓜花10克,蜂蜜15克。 1、将丝瓜花洗净,放入茶...

阅读全文
白露养生护阳养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7 | 18 阅读

9月8日为24节气中的白露。白露,即白色的露珠。根据阴阳五行规律来说,秋季在五行中属金,其色白,所以白主要是指秋季;露则是指是“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是指秋季此时阴气在渐渐加重,早晨在路旁的树叶上可以看到露珠。 有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古语云:“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 白露身不露   着凉易...

阅读全文
寒冬腊月话养生 防寒保暖谨防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16 阅读

寒冬腊月,又称十冬腊月。指农历的十月(寒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年前最冷的三个月。 解释:寒月,农历十月;冬月,农历十一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农历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非常寒冷的冬天或天气非常冷。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例子: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十二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liè)"...

阅读全文
惊蛰 顺时养阳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3月6日是24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惊蛰是指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指春天东方之气上升,许多人感觉到背和四肢寒凉,出现目倦神疲、腰膝酸软、上火牙痛、皮干唇裂等,这是人体跟不上春天阳气生发的结果,故要补阳气。 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 中医认为:肝应春时。在春天,肝脏就好比一个值班经理。如果工作过于...

阅读全文
白露之际话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4 阅读

9月8日,是我国24节气之一的白露。古籍《孝纬经》中记载:“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此时“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元代吴澄所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此则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到了白露节气,气候开始转凉,因而民间养生有“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之说,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中医认为,白露时节秋燥耗人津液,人们常会...

阅读全文
24节气之清明节饮食指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热性体质人“发”物不易多吃——笋竹笋含有难溶性草酸钙,尿道、肾、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素,对于胃肠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 热性体质人“发”物不易多吃――鸡肝火旺别吃公鸡肉。“动风升阳性发物”指易引动肝风,易升气升阳的发物,这些发物多为热性阳性食品,如猪头肉、公鸡肉、鹅肉等,高血压、肝阳上亢、头风痛及癫痫病人不宜食。 可柔肝养肺的食物――...

阅读全文
夏至跟着运气来调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14 阅读

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中医十分注重节气致病与养生。24节气中尤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4节气最为重要。唐代权德舆的《夏至日作》言:“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6月21日为丁酉年夏至日,《礼记》记载“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至此,时序已进入仲夏、盛夏,这一时段也属于运气理论的“三之气”(5月21日~7月22日)范畴。 按运气理论分析,主位太徵火,客气阳明...

阅读全文
大暑时节防中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14 阅读

7月23日为24节气中的大暑,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开始了。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大暑时节出现35℃~40℃的高温天气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是很常见的。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就刻不容缓了。 大暑来临如何开胃 说到七月里最常见的现象,莫过于厌食了。特别是在三伏天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精神不好等症状尤为普遍。对于这些现象,有些人采用的方法是熬,然而有句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欲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