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齐刺" 的结果

找到 18 条相关结果

针刺配合代温灸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8例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09 | 19 阅读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多因长期、反复用力活动腕部(可导致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引发肱骨外上髁处产生慢性损伤所致。中医学上,肱骨外上髁炎属“肘劳”的范畴,主要以慢性劳损引起,中医治疗法则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为主。采用针刺配合代温灸膏的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疗效显著,现将近年来相关病例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58例患者全部来自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骨伤科门诊,其中男性25例...

阅读全文
三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三刺】古代针法的一种。其方法是把针刺入皮下的深度分为三层。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见《灵枢.官针篇》:「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刺之,以下谷气」)。即“齐刺”的别名。参见该条。...

阅读全文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针灸疗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5 | 17 阅读

①体针(之一) 取穴:主穴:a.气瘿、三阴交、复溜。b.上天柱、风池。配穴:a.阴虚火旺配间使、神门、太冲、太溪;气阴两虚配内关、足三里、关元、照海。b.攒竹、丝竹空、阳白、鱼腰。 气瘿穴位置:相当于天突穴,视甲状腺肿大程度而稍有出人。 上天柱穴位置:天柱穴直上5分。 操作:主穴和配穴之第1组用于甲亢之高循环动力、高代谢症状;第2组用于内分泌突眼症。每次选用3~4穴,气瘿穴进针后,针体作45°角...

阅读全文
眼针的选针练针
针刺 | admin | 2025-06-01 | 15 阅读

眼针的选针 在眼睛上扎针,非同小可,用针要选什么样的针呢,当然要细要短。经过实验多种针最后比较,以29号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即0.5寸的不锈钢针最为合适。从此就用这种针作为标准的眼针针具。   眼针的练针 针刺眼睛,唯一条件就是要便病人的眼睛不受损伤,这必须有一套新的练针方法。一般针灸医生起码要两个条件,第一眼不花,第二手不颤,使用眼针更要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 练针方法:用空的圆形或四方形...

阅读全文
针灸二十六种刺法(《官针》篇论刺法之九刺、十二刺、五刺) ...
针刺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官针》篇论刺法之九刺、十二刺、五刺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各种刺法,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应九变的“九刺”。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刺浅、刺深和发针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五刺”是针对五脏有关病变而提出的。“三刺”是指毫针刺入皮肤后,分浅中深等三种不同深度的分层刺法,后世发展为烧山火、透天凉等综合补泻法。《...

阅读全文
针灸直指·刺法论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8 | 14 阅读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 歧伯曰:『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已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①。邪干厥阴大气,身温犹可刺之②,刺足少阳之所过③。咒曰:「太上元君,郁郁青龙,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诵三遍,次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诵三遍,次想青龙于穴下,刺之可徐徐出针,亲令人按气于口中,腹中鸣者可...

阅读全文
针灸临床治病八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中医药临床治病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这是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所倡用的方药治则。针灸不同于方药,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法则。根据《灵枢》所述,针灸治病八法:调、通、引、决、温、劫、补、泻。因补、泻法古今有大量文献论述,故在此主要讨论其他六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虚则掣引之,血实则决之。”其中的调、通、引、决...

阅读全文
十二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6-02 | 12 阅读

【十二刺】是十二种古代针法。即: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齐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5-23 | 12 阅读

齐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部位较小和较深的寒气。刺法是在患处中央刺一针,两旁刺入二针(《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苗族巫术的延续
苗医 | admin | 2025-06-03 | 11 阅读

苗家巫师、巫术及巫医对苗族医药学的传承起到桥梁作用;从古代的巫文化传衍而来的巫医结合的苗医,千百年来在苗族民间为苗民防病治疗。 一、迷喇端公禳鬼除病 民国期间著名民族学家陈国均在贵州调研苗族历史文化时对疾病作了描述:“苗夷民为生活所限制,不能讲究卫生,在冬春寒冷之时,正因他们自然锻炼的关系,极少有生病者;但至秋夏两季难免生病。病后苗夷区内无能医病者,惟听其自然,或请迷喇与鬼师来禳鬼种,迷喇一称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