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老之学" 的结果

找到 7 条相关结果

含有两个药名的四字中药成语典故●蚌病成珠(蚌病生珠)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蚌病成珠,这个成语原指蚌蛤生病了后反而才会慢慢体内形成长出珍珠;后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典出《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淮南子》其书,本名《鸿烈》(东汉末年的高诱做注时,序言 “‘鸿’,广大;‘烈’,光明。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是由文学家、思想家、道学家的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因此后称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该书...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成书的西汉文化背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18 阅读

《内经》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除了受到精气、阴阳、五行、神论等哲学思想十分深刻的影响之外,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很自然地渗透其中,糅杂其间,用以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解决相关的医学问题,构建医学体系。 《庄子·养生主》强调于民休养生息,《兵法·月战》的“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之说,《吕氏春秋》开卷首论“重生”,无一不是“重生”这一古今中外全人类共同理念的体现,《内经》正是在这一人类共同理念的文化背景下构建...

阅读全文
陈抟与易学老子
易经 | admin | 2025-05-31 | 17 阅读

[主内容]       儒道老祖,陈抟(tuán,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 亳州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或今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陈庄村))或云普州崇龛县(今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或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人。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易学道经大成者。        拜麻衣道者为师,好读《易经》,从事《易》学研究,陈抟能预知人意,常自号扶摇子。...

阅读全文
老子养生论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道、释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汇集了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历久弥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先秦诸子到魏晋名流,从唐宋文人到明清雅士,养生之道被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大量的...

阅读全文
历代医学姓氏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按《医林史传》、《外传》及《原医图赞》而类编之,俾后学知所观感云。三代以前,圣君贤相,创为医药,以济死生者也。伏羲氏 有《天元玉册》,乃鬼臾区十世祖口诵而传之,《素问》中重载其语。神农氏 有《本草》传世。黄帝氏 与下九人更相回答,作《灵枢》、《素问》内外一十八卷。素者,本也,五行之本也;问者,黄帝问也。赞于《易》,载于《史》,序于《大学》,古之圣人也。后世辄言黄老之学,不知黄乃黄石公也。僦贷季 三...

阅读全文
出自诸子百家也是“三玄”之一《庄子》的与人体部位器官相关的成语典故●肝胆胡越(肝胆楚越、肝胆秦越)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0 | 15 阅读

肝胆胡越,本指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而看起来也会像最北方的胡地与最南方的越国那样相距遥远。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犹言“肝胆楚越”。语出《淮南子·内篇·(卷二)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典出《庄子·内篇·德充符》: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招人集...

阅读全文
妙悟岐黄的御医名师 黄元御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5-20 | 11 阅读

[主内容]    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   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黄元御的著作,《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