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柏散" 的结果

找到 24 条相关结果

金铃黄柏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7 阅读

《顾松园医镜》卷十三:金铃黄柏散 名称: 金铃黄柏散 处方: 金铃子(去核)3钱,黄柏3钱,车前3钱,茯苓3钱,泽泻1钱许,川萆薢5钱,玄胡2钱,山楂2钱,青皮1钱许,橘核(炒,研)5钱。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主诸疝病属湿热者。 用法用量: 如湿热内蕴,寒气外束者,加茴香、吴茱萸以散外寒,外煎浓紫苏汤熏洗;如坠逆气,槟榔、代赭石散瘀血,蒲黄、五灵清肝火,龙胆、黑山栀舒筋,羚羊角燥...

阅读全文
杂病用药赋(三)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6 | 16 阅读

桂香散 辣桂、川芎、当归、细辛、菖蒲、木香、木通、白蒺藜、麻黄、甘草各二分半,南星、白芷各四分,紫苏一分,葱二茎,水煎服。治风虚耳聋。芎芷散 白芷、菖蒲、苍术、陈皮、细辛、浓朴、半夏、甘草、木通、紫苏、辣桂各二分半,川芎一分,姜、葱煎服。治风入耳虚鸣。清神散 僵蚕、菊花各一两、荆芥、羌活、木通、川芎、香附、防风、菖蒲、甘草各三钱,为末,每三钱,食后临卧茶清下。治风气壅上,头目不清,耳常重听。□虚聋...

阅读全文
扑粉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扑粉法,亦称撒扑法,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患处,以冶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应用很早,魏晋时期,陶宏景就已记载麻黄根“止汗,夏日杂粉用之”。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也载有牡蛎“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以后,此法历代相传,所用药物不断增多,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治“腋下胡臭,矾石绢袋盛之,常粉腋下”;陈实功《外科正宗》载石珍...

阅读全文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六)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0 | 15 阅读

大射干能升胃,三仁牡丹清芳;大射干汤射干、山栀、赤茯苓、升麻各一钱,赤芍一钱半,白术五分,水煎入地黄汁一合,蜜少许,调服。治胃脘壅热成痈,腐烂成脓,身皮甲错,咳嗽脓血。如热毒盛,加磨犀角汁以助升麻;咽痛便秘,加马牙硝、马勃。三仁汤薏苡仁二钱半,冬瓜仁二钱,桃仁、牡丹皮各一钱半,水煎温服。治肠痈、肠中 痛,烦毒不安,或胀痛不食,溺涩。妇人产后虚热多有此病。纵非是痈证,疑似之间,便可服之。牡丹散牡丹皮...

阅读全文
杂病•外感•口舌唇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8 | 14 阅读

口病有热亦有虚,心主舌,脾主唇、口,然心脾二气恒相通也。心劳味浓病根株;心贵安静,七情烦忧过度,则心火炎盛,加之饮食浓味积热,而口生疮或臭。劳心者,犀角琥珀膏。心劳味浓者,气出腥臭,唾涕稠粘,口干舌燥,泻白散,加桔梗、知母、麦门冬、黄芩、五味子。痰热,浅者薄荷煎,深者五福化毒丹。热极偏胜口糜烂,热甚,一脏偏胜,则口味失常。心热,口苦生疮,凉膈散、黄连阿胶丸;肝热,口酸而苦,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

阅读全文
口舌方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10 | 13 阅读

《良方》玄参散:治满口并舌生疮,连齿龈烂痛。玄参 黄芩 黄柏 栀子仁 大黄 前胡 独活 犀角屑 麦冬 升麻 炙甘草(各等分)上为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不拘时温服。玄参升麻汤:方在外科。治口舌生疮,重舌木舌,腮颊咽喉肿痛,斑疹疮疡。清凉饮子:治上焦积热,口舌咽鼻干燥。黄芩 黄连(各二钱) 薄荷 玄参 当归 芍药(各钱半) 甘草(一钱)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大便秘结,加大黄二钱。清热化痰...

阅读全文
黄柏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3 | 13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黄柏散 名称: 黄柏散 别名: 黄柏白蚕散(《古今医统》卷六十三)。 处方: 黄柏(蜜涂,炙千,去火毒)白僵蚕(直者,置新瓦上,下以火焙至丝断,去火毒)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口糜生疮。 用法用量: 上二味,捣为细散,掺口内及舌上,有涎吐出。 《圣惠》卷七十四:黄柏散 名称: 黄柏散 处方: 黄柏(微炙,锉)1两,桑寄生1两,当归(锉,微炒)1两...

阅读全文
口糜
圣济总录 | admin | 2025-06-06 | 9 阅读

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夫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抵胃,阴阳和平,水谷入胃,小肠受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热气厥逆,膀胱移热于小肠,胃之水谷,不得传输于下,则令肠膈塞而不便,上则令口生疮而糜烂也,大抵心胃壅热,则必熏蒸于上,不可概以敷药,当求其本而治之。治小肠热胀,口糜生疮,柴胡泽泻汤方柴胡(去苗) 泽泻 陈橘皮(浸去白焙) 黄芩(去黑心) 枳实(麸炒) 旋复花 升麻芒硝(别研各...

阅读全文
妊娠下痢
圣济总录 | admin | 2025-05-16 | 8 阅读

论曰妊娠饮食过伤,脾胃不和,冷热之气,入于肠间,肠虚则泄,故为痢也,然冷多则白。热盛则赤,冷热相交,赤白相杂,甚则脓血杂下,宜速疗之,恐伤胎也。治妊娠下痢,日夜频并,脐腹撮痛。浓朴散方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三两) 吴茱萸(水浸半日炒三分) 香子(微炒) 干姜(锉炒)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紫苏木瓜汤调下,食前服。治妊娠下痢,不可疗者及丈夫脾虚泄泻。肉豆蔻散方肉豆蔻(十枚大者去壳用白面作面饼...

阅读全文
黄药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9 | 8 阅读

《圣惠》卷十:黄药散 名称: 黄药散 处方: 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伤寒发热,面目赤黄,烦躁欲走,如见鬼神,谵语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鸡子清调下;蜜水调下亦得,不拘时候。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