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麻仁丸" 的结果

找到 60 条相关结果

白领已经成为便秘的高发人群,防治便秘中医有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23 阅读

据资料统计,白领已经成为便秘的高发人群,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便秘对身心健康有诸多危害,如容易造成肛裂或痔疮;影响美容,易致长痘、长斑、脸色暗淡无光;易使体内垃圾沉积,肠道有毒物质自我吸收,致头胀头疼、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等;有心血管疾病者极易因便秘而用力排便过度,导致脑出血、心绞痛等症;长期便秘也是诱发直肠癌的因素之一。有鉴于此,保持大便通畅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白领便秘高发原因 便...

阅读全文
清肠润燥
治则治法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清肠润燥】是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麻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阅读全文
加味麻仁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体仁汇编》:加味麻仁丸 名称: 加味麻仁丸 处方: 大黄30克 白芍药 厚朴(姜汁炒)当归 杏仁(去皮、尖)麻仁 槟榔 南木香 枳壳各15克 麝香少许 制法: 上药为末,蜜丸。 功能主治: 润肠通便。治关格,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熟水送下。 《准绳·类方》卷三引《体仁汇编》:加味麻仁丸 名称: 加味麻仁丸 处方: 大黄1两,白芍药5钱,...

阅读全文
翻胃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7 | 14 阅读

脉浮缓者生。沉涩者死。脉涩而小。血不足。脉大而弱。气不足。夫翻胃之症。其来也未有不由膈噎而始者。膈噎者喜怒不常。忧思劳役。惊恐无时。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饮食不下。血气留于咽嗌。五噎结于胸膈者为五膈。法当顺气化痰。温脾养胃。如阳脉紧而涩者。为难治之症。夫翻胃即膈噎。膈噎即翻胃之渐大法有四。血虚气虚。有痰有热。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

阅读全文
裂痔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裂痔是肛管齿线下方皮肤裂开,周期性疼痛,形成梭形溃疡的一种常见的肛门疾患,又称为“脉痔”“钩肠痔”“裂肛痔”。《诸病源候论·痔病诸候》中说:“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外科大成》中说:“钩肠痔,肛门内外有痔,折缝破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一月收功。”有关肛裂的病因病机,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已做阐述:“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裂痔大便出血及肛门反复疼痛可致肛门...

阅读全文
冬季小孩发烧,中医教您如何护理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18 | 14 阅读

小孩发烧,一般起势急,高烧,大便基本正常,这通常都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感受了风寒引起的,比如天气突然变化,孩子吹了风,汗湿未更衣等,一般父母都能找到相应的感冒原因。 大多数的流感以及和幼儿园小朋友玩传染的感冒都是风寒感冒。是否是风寒感冒主要看大便是否正常。一般来说,没有便秘,且持续三天以上的感冒基本都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的其他特征有鼻塞或流清涕,后脑勺疼,高烧无汗或者少汗等。 风寒感冒的处...

阅读全文
厚朴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奇效良方》卷十四:厚朴丸 名称: 厚朴丸 处方: 白龙骨 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诃子(炮,去核)肉豆蔻(面煨)陈皮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肾虚寒,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鸡峰》卷十二:厚朴丸 名称: 厚朴丸 处方: 厚朴10两,白龙骨5两,诃子皮5两,附子5两...

阅读全文
麻子仁丸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4-30 | 14 阅读

《伤寒论》:麻子仁丸 名称: 麻子仁丸 别名: 麻仁丸(《类证活人书》卷十五)、脾约麻仁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 麻子仁500克 芍药250克 枳实250克(炙)大黄500克(去皮)厚朴250克(炙,去皮)杏仁250克(去皮、尖,熬,别作脂) 制法: 上六味,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润肠通便。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现用于习惯性便秘...

阅读全文
芒消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4-27 | 14 阅读

《千金翼》卷十九:芒消汤 名称: 芒消汤 处方: 木防已1两半,白术1两半,鬼臼1两半,芒消2两,芍药2两,当归2两,大黄3两,蜈蚣(炙)2枚,蜥蝎(炙)2枚,甘草1两(炙)。 功能主治: 暴症坚结。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下芒消,分为3服,每日3次。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芒消汤 名称: 芒消汤 处方: 芒消(研)2两半,冬葵子(微炒)3合,滑石(碎)...

阅读全文
手阳明大肠经 穴主治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5 | 13 阅读

手阳明经穴主治《内经》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又云:『大肠为白肠。』手阳明大肠经穴歌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左右四十穴)。此一经起于商阳,终于迎香,取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与井荥俞原经合也。其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