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鸡眼" 的结果

找到 113 条相关结果

沈从文的中医药情怀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3 阅读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家,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自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结集80余部作品。其作品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精妙,清新优美,抒情传神,意境幽远。其作品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曾被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并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沈从文对中医学颇为钟情且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在《边城》《长河》等多部文学作品中屡屡呈现中医药元素,讴歌...

阅读全文
丁香末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外治方》:丁香末 名称: 丁香末 处方: 丁香末、肉桂末等量。 功能主治: 据报道,用本法敷贴鸡眼100例,一次贴敷治愈的占63%,2~3次贴敷治愈的占37%。 用法用量: 温水调成稠膏敷贴患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

阅读全文
伤湿止痛膏一专多能
百病膏药 | admin | 2025-05-20 | 21 阅读

伤湿止痛膏用于风湿关节痛、肌肉酸痛、轻度挫伤扭伤等,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它还可以治其他多种疾病。治头痛:将伤湿止痛膏剪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贴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上,头痛可止。 牙痛:取伤湿止痛膏贴于患牙相应的面颊部位,3~4小时即可止痛,尤其对风火牙痛有显著效果,且无副作用。 治气喘:取伤湿止痛膏贴于颈背部脊椎两侧的“肺俞”穴上。 治感冒发烧: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双侧“曲池”穴上,半...

阅读全文
中药防寒养生五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20 阅读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守势,中医药自古就有许多简便易行、并且有效的传统防寒养生方法,下面介绍利用中药的五种防寒养生抗病方法。 防寒药茶多饮服 辨体选药、以药代茶非常简单方便,以沸水冲泡加盖闷热,待温时频频饮服,再以沸水续泡。此法对增强抵御风寒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例如: 痰湿体质:荆芥、陈皮、桔络、橘叶、苏叶,疏风温化寒痰; 血瘀体质:三七花、红花、降香、姜黄、玫瑰花,温阳疏通血络; 阳虚或...

阅读全文
扛板归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8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 出处: 《万病回春》 实际拼音: Kánɡ Bǎn Guī 别名: 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纲目拾遗》),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植物名实图考》),虎舌草(《天宝本草》),有竻犁牛草(《岭南采药录》),刺酸...

阅读全文
巴戟天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中国药典》:巴戟天 实际拼音: Bā Jǐ Tiān 英文名: 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别名: 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性状: 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

阅读全文
树地瓜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地瓜 实际拼音: Shù Dì Guā 别名: 山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鸡眼睛 来源: 桑科无花果属植物撕裂榕Ficus laceraatifolia Levl. et Vant.,以根和果序托入药。四季采根,秋冬采收果序托,分别晒干。 性味: 根:涩,微咸。 果序托:甘,平。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 果序托:下乳。 用于痢疾,尿路感染,乳汁不足,...

阅读全文
景天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景天 实际拼音: Jǐnɡ Tiān 别名: 活血三七、八宝、胡豆七、大打不死 来源: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Sedum erythrostictum Miq.[S. alboroseum Baker; S. spectabile Boreau],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多鲜用。 性味: 酸、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散瘀,止血止痛。用于喉炎,荨麻疹,...

阅读全文
肉刺散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中医外科学》:肉刺散 名称: 肉刺散 处方: 明矾7克 鸦胆子15克 硫酸铜3克 制法: 将明矾和硫酸铜置铁锅内炒成白色块状,研粉。再将鸦胆子去皮研粉,二者均匀混合成散,以冷开水调成糊状。 功能主治: 软坚腐蚀。治鸡眼、胼胝。 用法用量: 外用。 ...

阅读全文
骨碎补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1 | 18 阅读

《中国药典》:骨碎补 实际拼音: Gǔ Suì Bǔ 英文名: RHIZOMA DRYNARIAE 别名: 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性状: 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