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鬼气" 的结果

找到 118 条相关结果

白马蹄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白马蹄散 名称: 白马蹄散 别名: 马蹄散(《千金翼方》卷二十)。 处方: 白马蹄(烧令烟尽) 制法: 上捣筛。 功能主治: 打伤,腹中瘀血;妇人血疾。 用法用量: 温酒服3克,日三夜一。 《鬼遗》卷二:白马蹄散 名称: 白马蹄散 别名: 马蹄散 处方: 白马蹄。 制法: 烧令烟尽,治下筛。 功能主治: 避鬼气恶毒,蛊疰不祥,破...

阅读全文
屠苏酒的来历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21 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这是宋代王安石《元日》的诗句。相传从南北朝开始,民间有除夕夜半(即月初一开始)家人要先幼后长饮丹苏酒的习俗。正月初一饮药酒防疫的风俗,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以前由于卫生条件差,疾病流行,故常饮屠苏酒预防疾病。当时饮用的是椒酒,即用花椒浸泡的酒。花椒有温中散寒,除混散寒,止痛杀虫等功用,后来出现了屠苏酒,因为它辟瘟防疫、预防疾病的作用比椒酒更大,就逐步地取代了椒...

阅读全文
苏合香圆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合香圆 名称: 苏合香圆 处方: 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子(炒去毛)、朱砂(干.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拨,各二两。龙脑(研)、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熏陆香(别研)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疗传尸骨...

阅读全文
石菖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中国药典》:石菖蒲 实际拼音: Shí Chānɡ Pú 英文名: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 别名: 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

阅读全文
沉香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5 | 17 阅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沉香丸 名称: 沉香丸 处方: 沉香(锉)肉苁蓉(酒浸,切,焙)黄耆(锉)瞿麦穗 磁石(火煅、酣淬三至七遍)滑石各30克 制法: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膏淋。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 《袖珍》卷三:沉香丸 名称: 沉香丸 处方: 沉香5钱,朱砂5钱,木香5钱。 制法: 上药甘草膏子为丸,朱...

阅读全文
经典伤寒派恪守《伤寒论》的陆九芝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9 | 17 阅读

陆九芝,名懋修,晚清江苏元和(吴县)人。由儒而医专意于《内经》《伤寒论》的研究,著有《世补斋医书》等书。他的文萃犀利,每切中时弊,颇有分量。又尝谓:“《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片语,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巳足矣”;“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极力推崇秦汉医学。对诸温病学家颇多异议,而成经典伤寒派...

阅读全文
大金牙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6 阅读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大金牙散 名称: 大金牙散 处方: 金牙3分,曾青(研,飞)3分,雄黄(研)3分,大黄(锉,炒)3分,丹砂(研,飞)3分,牛黄(研)3分,凝水石(煅,研)3分,野葛皮3分,龙骨3分,朴消(研)3分,犀角(镑)3分,獭肝(切片,炙干)3分,狸骨(酯,炙)3分,鹳骨(炙黄)3分,升麻1两半,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鬼臼半两,鬼督邮半两,黄环半两,青木香...

阅读全文
虎睛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1 | 16 阅读

《圣惠》卷四:虎睛丸 名称: 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炙,捣),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光明砂半两(细研),雄黄半两(细研),牛黄半两(细研),琥珀半两(细研),珍珠半两(细研),龙齿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人参2两(去芦头,为末),茯神2两(末)。 制法: 上为极细末,以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心脏风虚,惊悸心忪,或夜间狂言,恒常...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食治门(兽)|猪肉 野猪肉 牛肉 羊肉 马肉 牛乳 狗肉 象肉 虎肉 ...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10 | 15 阅读

猪肉猪肉寒中味甘咸,昏神闭血引风痰,四蹄五脏并肠胆,补虚治病还相兼,卵主五癃乳主痫,膏胰润肺补漏岩。猪,水畜也。其味甘美而咸,其气微寒。先入肾,其性暴悍,故食之多者昏神气,闭血脉,弱筋,引风痰动火,令人暴肥,少子。脏疾、心气、疟病、金疮人忌之。养生家不与牛肉、荞麦同食。四足甘寒,补中气,滑肌肤,去寒热,下乳汁,煮汁洗一切疮疽伤挞。悬蹄,即后小爪,性平。主五痔伏热在肠,肠痈内蚀。心,热。主惊邪忧恚血...

阅读全文
骨蒸癖
圣济总录 | admin | 2025-06-09 | 15 阅读

论曰骨蒸之人,肌肤瘦悴,营卫虚弱,真阳内耗,所饮之水,不能销铄,留滞胁肋。遂成痼疾,块硬不消,或因饮食伤动,忧思气结,呼吸风冷,其疾遂作,起于胁下,脐腹两边,如臂之横,不可按抑,妨害饮食,蕴积而痛,故谓之骨蒸 癖。治骨蒸劳,腹中 癖冷痛,渐至羸弱,木香汤方木香 槟榔(锉) 人参(各一两) 芍药 桔梗(锉) 赤茯苓(去黑皮) 诃黎勒(炮去核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