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飞燕草" 的结果

找到 66 条相关结果

啤酒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啤酒花 实际拼音: Pí Jiǔ Huā 别名: 忽布、香蛇麻、野酒花 来源: 桑科葎草属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以未成熟的绿色果穗入药。8~9月间,果穗呈绿色而略带黄色时摘下,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开始为28℃,6小时后升至45℃为止。一般16~24小时即可干燥。)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抗痨,安神利尿。用...

阅读全文
杨梅树皮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药大辞典》:杨梅树皮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Yánɡ Méi Shù Pí 来源: 为杨梅科植物杨梅树皮,春初,剥取树皮。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化学成分: 含杨梅树皮甙、杨梅树皮素、大麻甙;又含鞣质。 性味: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温,味苦辛涩,无毒。" 功能主治: 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 ①《日华子本草》:"煎汤...

阅读全文
落花生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0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 出处: 《滇南本草图说》 实际拼音: Luò Huā Shēnɡ 别名: 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虞衡志》),落地生(《刘启堂经验秘方》),土豆(《纲目拾遗》),及地果(《南城县志》),南京豆(《植物学大辞典》),番果(《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落花...

阅读全文
川乌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2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川乌头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Chuān Wū Tóu 别名: 川乌(《金匮要略》)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乌头(《本经》)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

阅读全文
乌蔹莓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蔹莓 实际拼音: Wū Liǎn Méi 别名: 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 来源: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ep.,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 苦、酸,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痈肿,丹毒,...

阅读全文
附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3 | 17 阅读

《中国药典》:附子 实际拼音: Fù Zǐ 别名: 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1)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

阅读全文
草乌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5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Cǎo Wū Tóu 别名: 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独白草(《续汉书》),土附子(《日华子本草》),草乌(《圣济总录》),竹节乌头、金鸦(《纲目》),断肠草(《新疆药材》)。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

阅读全文
油柑木皮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1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油柑木皮 出处: 《陆川本草》 实际拼音: Yóu Gān Mù Pí 别名: 紫荆皮(《生草药手册》)。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树皮。夏、秋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庵摩勒"条。 化学成分: 树皮中含有蛇麻脂醇、无色飞燕草素。细枝中含鞣料云实精、葡萄糖没食子鞣甙、诃黎勒酸、诃子酸、3,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并没食子酸。 药理作用: 又名油甘,用...

阅读全文
木槿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30 | 1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花 实际拼音: Mù Jǐn Huā 别名: 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 来源: 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夏季晴日采摘盛开花朵,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用于痢疾,痔疮出血,白带;外用治疮疖痈肿,烫伤。 用法用量: 2~4钱;外用适量,研粉麻油调...

阅读全文
黑大豆皮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皮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Hēi Dà Dòu Pí 别名: 黑豆衣(《江苏植药志》)。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后,搓下种皮,晒干。贮藏于干燥处。 生境分布: 主产江西,江苏。 性状: 干燥种皮,多卷成不规则的碎片,外表面棕黑色或黑色,常附有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在较大的碎片中,可见到长环形的种脐。内表面暗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