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湿周痹" 的结果

找到 13 条相关结果

中医可解《诗经》卷耳疑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卷耳》是《诗经》中的第三篇,位置如此靠前,自然是有一番深意的。然而,将《卷耳》读下来,却常有令人疑窦丛生的感觉。 卷耳是什么? 在一般的关于《卷耳》的注释里,常有以下文字:“卷耳:野菜名,今名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

阅读全文
白石英浸酒方(痹证)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10 | 15 阅读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白石英(碎如大麻粒)、磁石(火煅令赤醋淬如此五遍捣)各五两。 【制法】上二味,粗捣筛,生绢囊贮,以酒一升浸,经五六日。 【主治】风湿周痹,肢节中痛,不可持物,行动无力,耳聋及肾脏虚损,益精髓,保神守中。 【用法】每服不计时,随性温服,服将尽,可更添酒浸之。 说明:《普济方》同上。...

阅读全文
白石英酒二(痹证)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25 | 14 阅读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白石英(醋淬)、磁石(醋淬)各16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将上药装绢袋内,扎紧口,入酒内浸泡7日,即可服用。 【主治】风湿周痹,肢节中痛,肾虚耳聋。 【用法】每服20-30毫升,日服2次。温饮,酒少更添之。  ...

阅读全文
白石英酒一(痹证)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4-30 | 14 阅读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白石英、磁石各五两。 【制法】上二味煅,醋淬七次,绢袋盛,浸酒一升中,五六日。 【主治】风湿周痹,肢节中痛,及肾虚耳聋。 【用法】温饮,酒少更添之。 说明:本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五附诸药酒条引圣济总录。...

阅读全文
草部中品之上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5-25 | 11 阅读

三十七味  当归 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秦胶 味苦辛,平,微温,无毒。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生飞乌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黄芩 味苦,平,大寒,无毒...

阅读全文
苍耳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4 | 11 阅读

《中国药典》:苍耳子 实际拼音: Cānɡ ěr Zǐ 英文名: FRUCTUS XANTHII 别名: 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

阅读全文
白石英浸酒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9 | 9 阅读

《圣济总录》卷二十:白石英浸酒 名称: 白石英浸酒 处方: 白石英(碎如大麻粒)5两,磁石(火煅令赤,醋淬,如此5遍,捣)5两。 制法: 上为粗末,生绢囊贮,以酒1升浸,经5-6日。 功能主治: 益精髓,保神守。主风湿周痹,肢节中痛,不可持物,行动无力,耳聋及肾脏虚损。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引作“白石英酒”。 ...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治风门|行气开表:藁本 紫苏 秦艽 威灵仙 苍耳子 天麻 蔓荆子 牡荆实 牛蒡子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31 | 8 阅读

紫苏紫苏辛温能解表,下气宽胸痰自少,开胃通肠除蟹毒,子定喘咳须微炒。紫,色;苏,苴也,形气土苴也。无毒。紫色者佳。能出汗,发散风寒在表,下气下食,开胃宽胸膈,通大小肠最捷。遇蟹毒,煮汁饮之。茎去节,治风寒湿痹,及筋骨疼痛香港脚。子略炒捣碎,主肺气喘急痰嗽,呕吐翻胃,五膈破 ,利大小便。丹溪云∶苏性轻浮而气味辛温,本草言下气者,散气也,子尤甚。脾胃气虚常泄者禁用。秦艽秦艽辛苦气温平,风痹肢节口牙疼,...

阅读全文
隰草部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5 | 6 阅读

地黄:(四一) 生地黄,味苦甘,气凉。气薄味浓,沉也,阴也。鲜者更凉,干者微凉。能生血补血,凉心火,退血热,去烦躁骨蒸,热痢下血,止呕血衄血,脾中湿热,或妇人血热而经枯,或上下三消而热渴。总之其性颇凉,若脾胃有寒者,用宜斟酌。熟地黄,味甘微苦,味浓气薄,沉也,阴中有阳。《本草》言其入手足厥、少阴经,大补血衰,滋培肾水,填骨髓,益真阴,专补肾中元气,兼疗藏血之经。此虽泛得其概,亦岂足以尽是之妙。夫地...

阅读全文
草木中品
本草经集注 | admin | 2025-06-12 | 5 阅读

 当归 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恶 茹,畏菖蒲、海藻、牡蒙。)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