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寒表证" 的结果

找到 46 条相关结果

葶苈大枣泻肺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金匮要略》卷上:葶苈大枣泻肺汤 名称: 葶苈大枣泻肺汤 别名: 葶苈大枣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处方: 葶苈15克(熬令黄色,捣丸)大枣12枚 功能主治: 泻肺去痰,利水平喘。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抬支饮不得息者。 用法用量: 先以水600毫升,煮枣取400毫升,去枣,纳葶苈,煮取200毫升,顿服。 备注...

阅读全文
同出一物 功效有异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中药的种类繁多。有些中药来源于同一植物,但功效却差异明显,甚至截然不同,临床应甄别使用。 生姜、生姜皮与干姜 均源自姜科植物姜,生姜为根茎,性辛温,可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主治风寒表证、胃寒呕吐、风寒咳嗽等;生姜皮为根茎的外表皮,性辛凉,可和脾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干姜为干燥根茎,性辛热,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里寒证、亡阳证、寒饮咳喘等。 桂枝与肉桂 均源自樟科乔木肉...

阅读全文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技术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为多种急、慢性病证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节讨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儿科常见病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可伴有不同的兼证。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发热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小儿形气末充、腠理疏薄、卫表不固,加之冷热不能自调,易为六淫之邪侵袭,其中尤以感受风寒、风热或暑热为多。邪气侵袭机体,正气奋起抗争,邪正相争于肺卫,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

阅读全文
小儿门(附∶小儿病机)•痘证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5 | 16 阅读

痘证不过气血毒,毒乃胎家淫火食秽,停蓄脏腑,生后啼声一发,悉归命门。遇岁火运,时行传染∶或冬暖遇春夏而发;或因伤寒热病失汗,下而变成∶或因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发;或因跌仆惊恐蓄血而发,发则命门火动,煎熬左肾,夹脊逆流自头额而下克丙火,不聚于面,令散四肢,所禀气血实则胜毒,为顺;气血虚则毒胜,为逆;气血与毒相等则险。凡言顺者,不必药治;逆者,治之无效;险者,必用药救。首尾一十二日间。除初热三日不算,...

阅读全文
辛温解表
治则治法 | admin | 2025-06-05 | 16 阅读

【辛温解表】指使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重而发热较轻、身体疼痛无汗的风寒表证,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或兼怕风发热的风湿在表的骨节疼痛,外感风寒兼发哮喘等症。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辛温解表法宜慎用。通用的辛温解表方,如香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生芷、葱白),适用于四时感冒的风寒表证,或兼胸胁满闷,嗳气恶食。辛温与辛凉同用,仍属辛温解表方的,如葱豉汤(葱白、淡豆...

阅读全文
升阳止泻话葛根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葛根近年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葛根的功效其实是多方面的。 葛根民间誉为人参 功效: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根块,是中国古代的“官药”。葛根的主要功效是升阳活血、解表止泻。 升阳 升阳在古代是消渴症(糖尿病)人必须调理的一个方面,糖尿病因对人体本身长期耗损,病人常呈现气阴两虚的征象,因此在治疗消渴的药方中,常配伍补气药,特别是人参,常与葛根相配伍。 人参通过与葛根配...

阅读全文
葱——必备调味品,独到的药用价值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葱,寻常家庭中最普通却又最无法替代的食物。田间地头,无需施肥,不用除草,随手一种,它就能发出嫩芽。 “你算哪根葱?”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拿葱来调侃一个人的平凡。其实,葱不仅是厨房的必备调味品,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葱实,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葱的药用部分是近根部鳞茎,称为葱白,性辛、温,归肺、胃两经。其煎服3~10克内服可...

阅读全文
桂枝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7 | 15 阅读

《中国药典》:桂枝 实际拼音: Guì Zhī 英文名: RAMULUS CINNAMOMI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

阅读全文
祛外感的解表药膳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解表药膳通过发汗与宣散作用,祛除表邪,治疗外感。此外多种传染病、呼吸道感染、疱疹的初起阶段,均属表证范围,也可使用解表药膳。解表药膳包括发散风寒药膳与发散风热药膳。 发散风寒药膳 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口淡不渴,舌苔薄白。 发散风寒药膳的药性偏温,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体虚多汗者慎用。 1、葱豉粥 组成:葱白一握,淡豆豉30克,粳米60克。 作用:发汗解表。 做法:将上述三种共...

阅读全文
孙思邈锯末治腹痛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孙思邈刚开始行医时,就在故乡孙家原村。有一次,邻里的一对中年夫妇抱着小孩,急急忙忙地找他看病。小孩呕吐不止,手捂腹部喊痛,父母慌得不知所措。孙思邈仔细诊断后,认为是受寒而得。这时看到旁边有一堆锯末,他忽然有所醒悟:檀香木理气止痛,其锯末也有同样效果。于是他抓了一把锯末,让父亲加点生姜作为引子,当即熬药服下。夫妇半信半疑地回到家,照他说的方法煎药,孩子喝了后,果然呕停痛止,病很快就好了。夫妇俩高兴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