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寒在表"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小儿门(附∶小儿病机)•痘证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5 | 15 阅读

痘证不过气血毒,毒乃胎家淫火食秽,停蓄脏腑,生后啼声一发,悉归命门。遇岁火运,时行传染∶或冬暖遇春夏而发;或因伤寒热病失汗,下而变成∶或因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发;或因跌仆惊恐蓄血而发,发则命门火动,煎熬左肾,夹脊逆流自头额而下克丙火,不聚于面,令散四肢,所禀气血实则胜毒,为顺;气血虚则毒胜,为逆;气血与毒相等则险。凡言顺者,不必药治;逆者,治之无效;险者,必用药救。首尾一十二日间。除初热三日不算,...

阅读全文
淡红舌薄白黄润苔
中医望诊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舌苔  淡红舌薄白黄润苔 形象  舌淡红。苔薄白淡黄,较湿润。 主病  风寒在表或风寒化热;表证将化热入里。 病例  肺热。...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产后门(下) 浮肿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6-10 | 13 阅读

郭稽中曰:产后四肢浮肿者,败血乘虚停积,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却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投以甘逐大戟等药,以导其水,夫产后必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多致夭枉,但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则愈。 陈无择曰:产后浮肿多端,有自怀妊肿至产后不退者,亦有产后失于将理,外感寒暑风湿,内则喜怒忧惊,血与气搏,留滞经络,气分血分,不可不辨,要当随所因脉证治之,小调经散治血...

阅读全文
感冒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6 | 12 阅读

感冒是一种以头痛,鼻塞,流涕,恶风,发热,舌苔薄,脉浮为主症的外感疾病。轻者又称“伤风”,重者谓之“重伤风”,一时暴发流行为“时行感冒”。 本病四季常见,尤以冬春二季为多。 西医的上呼吸道炎症属本病范畴,而流行性感冒属时行感冒范畴。 病因病机 感冒总因风邪侵袭,肺卫气机运行受阻而发病。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合于皮毛。肺与人体体表之间,经脉息息相通,故人体感受风邪之后,一方面呈现出全身不适,头...

阅读全文
头风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3 | 11 阅读

头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头痛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本篇所述为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西医的高血压病、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感染性发热及眼、耳、鼻等病中,以头痛为主的,均属本篇头风范畴。 【病因病机】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所在,五脏六腑之气血,循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从头走足,顺其常度则无头痛,若外感或内伤使经络闭阻不通,运行不顺则发头痛。 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

阅读全文
咳嗽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4-29 | 11 阅读

咳嗽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咳指肺气上逆,有声无痰,嗽指咯吐痰液,有痰无声,一般声痰并见,故并称咳嗽。 西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多因气候冷热急剧变化,人体卫外功能失调,风寒、风热、风躁之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常而致咳嗽。 内伤咳嗽: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可分肺脏自病和他脏传变。肺脏自病,多因咳嗽反复发作...

阅读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桂枝汤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5-22 | 9 阅读

【桂枝汤】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证,及杂证,自汗盗汗,虚损虚疟,亦可用,若脉浮紧汗不出者,酒客病风寒而汗出者禁用。 【组成】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尽剂,服已更歠稀粥一盏,以助药力。 【注】凡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表虚,宜桂枝汤主之...

阅读全文
瘟疫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6 | 9 阅读

经义《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热论篇》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

阅读全文
恶寒_时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12 | 9 阅读

【恶寒】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手足冰冷的症状,但患者口渴、呼吸气粗、便秘、溺赤、脉多滑实。...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治风门|行气开表:藁本 紫苏 秦艽 威灵仙 苍耳子 天麻 蔓荆子 牡荆实 牛蒡子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31 | 7 阅读

紫苏紫苏辛温能解表,下气宽胸痰自少,开胃通肠除蟹毒,子定喘咳须微炒。紫,色;苏,苴也,形气土苴也。无毒。紫色者佳。能出汗,发散风寒在表,下气下食,开胃宽胸膈,通大小肠最捷。遇蟹毒,煮汁饮之。茎去节,治风寒湿痹,及筋骨疼痛香港脚。子略炒捣碎,主肺气喘急痰嗽,呕吐翻胃,五膈破 ,利大小便。丹溪云∶苏性轻浮而气味辛温,本草言下气者,散气也,子尤甚。脾胃气虚常泄者禁用。秦艽秦艽辛苦气温平,风痹肢节口牙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