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顺传" 的结果

找到 11 条相关结果

顺传
诊断 | admin | 2025-05-28 | 15 阅读

顺传】指疾病顺一定的次序传变。如伤寒阳经由表而里,从太阳传入阳明,或传少阳。或阳经传入阴经(阴经是首太阴,末厥阴),均是顺传。温病由上焦手太阴肺传中焦足阳明胃,又传下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或由卫分传入气分、营分.血分等,都称“顺传”。...

阅读全文
《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
温热论 | admin | 2025-05-27 | 14 阅读

【概论】 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序也。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皆不正之乖气也。病自外感,治从阳分, 若因口鼻受气,未必恰在足太阳经矣。大凡吸入之邪,首先犯肺,发热咳喘。口鼻均入之邪,先上继中,咳喘必兼呕逆、瞋胀,虽因外邪,亦是表中之里。设宗世医发散阳经,虽汗不解,幼稚质薄神祛,日期多延,病变错综。兹以四气常法列左。【春温】 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

阅读全文
玉机真藏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九篇
黄帝内经·素问 | admin | 2025-06-01 | 13 阅读

[主内容]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

阅读全文
逆传
诊断 | admin | 2025-05-28 | 13 阅读

【逆传】与顺传相对而言。温病的传变,顺传是由卫到气,由气入营及血。若病在卫分随即见营、血分症状的,称为逆传。如“逆传心包”之类。...

阅读全文
死生-经义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7 | 13 阅读

寿夭(一)《上古天真论》∶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热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阴阳应象大论...

阅读全文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23 | 10 阅读

三焦病证的传变,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此为"顺传", 标志着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理进程。若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称为"逆传",说明邪热炽盛,病情重笃。 三焦病证自上而下的传变,这是一般的规律。临床有邪犯上焦,经治而愈,并不传变的;亦有上焦病证未罢而又见中焦病证的;有的又可自上焦径传下焦;亦有中焦病证未除而又出现了下焦病证者;亦有起病即见下焦病证者;更有两焦病证错...

阅读全文
《温病条辨》吴瑭简介
温病条辨 | admin | 2025-05-14 | 10 阅读

吴瑭简介吴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758-1863),清代著名医家。他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

阅读全文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04 | 10 阅读

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它体现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秩序,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顺传:指病变多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它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病情由轻而重,由实致虚的传变过程。 逆传:是指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血分。实际上"逆传"只是"顺传"规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只不过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

阅读全文
《温热论》序
温热论 | admin | 2025-05-21 | 9 阅读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

阅读全文
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
证治心传 | admin | 2025-05-23 | 2 阅读

四时者春夏秋冬,乃一岁代谢之序,其生长收藏,循环不息,生生无穷,此天之显明切近之气。惟气有清和,则不能无偏胜。人在气交之中,受天地和气而长着,受天地戾气而致疾。以长夏暑湿挟杂,尤易伤人元气,消烁津液。湿为浊邪,最易伤阳。当天暑地热,人身之气亦发越于外,腠理开,汗大泄,人之脾胃因之虚弱,外因湿蒸之酷尤易感受,随人身阴阳之偏盛而为病。如奔走长途,受烈日之威,则为中暑,轻则六一散,重则白虎汤。若畏热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