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面风" 的结果

找到 110 条相关结果

牛蒡子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牛蒡子 实际拼音: Niú Bànɡ Zǐ 英文名: FRUCTUS ARCTII 别名: 大力子、恶实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 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

阅读全文
麻黄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伤寒论》: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根...

阅读全文
蛇含石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8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含石 实际拼音: Shé Hán Shí 别名: 蛇黄 来源: 为褐铁矿的结核。除去泥土。 性状: 略呈圆球形或不规则的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7~3厘米。黄棕色或深棕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外被一层粉状物。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与自然铜相似,有的断面中央呈黄白色,有金属光泽(黄铁矿),边缘呈暗棕色或深黄棕色,最外层则为黄棕色,粉质(褐...

阅读全文
八楞木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八楞木 出处: 《饮片新参》 实际拼音: Bā Lénɡ Mù 别名: 八棱麻(《药材学》),青竹标(《贵州植药调查》),八面风、三棱草(《贵州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全草。七月左右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粗肥,高50~150厦米,具疏生的腺点及细毛,纵棱显着,上部分枝展开。根生叶和下部叶有柄,长椭圆形,长20~30厘...

阅读全文
何首乌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中国药典》:何首乌 实际拼音: Hé Shǒu Wū 英文名: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别名: 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性状: 本品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

阅读全文
白背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9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背叶 实际拼音: Bái Bèi Yè 别名: 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 来源: 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Arg.以根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或夏、秋采集,晒干研粉。 性味: 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 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用于慢性肝炎...

阅读全文
杏仁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0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杏仁 出处: 《本草经集注》 实际拼音: Xìnɡ Rén 别名: 杏核仁(《本经》),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苦杏仁(《临证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药手册》)。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晾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原形态: ①杏(《本经》),又名:甜梅(《江南录》)。 落...

阅读全文
果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08 | 16 阅读

 李 「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核仁:苦、平、无毒。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主治」果实:肝病人宜食。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带;煎水含漱,治齿痛。  杏 「释名」甜梅。「气味」(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主治」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

阅读全文
禅密功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禅密功属导引派功法,兼有吐纳派和意定派功法的特色。由刘汉文吸取道家和医家功法的特点整理发表于1988年。 临床应用:高血庄、肩周炎、神经衰弱、糖尿病、肾炎、冠心病等。 【练功方法】 1.筑基功:①展慧中:品中即两眉之间凹陷处,要求做到体松、心笑,息平。②松 密处:密处即会阴部位,要松到两大腿内侧有温热的感觉。③三七分力:即把体重的十分之七落在脚跟上,十分之二落在脚掌上,脚趾要松散。④三点一线:即...

阅读全文
麋脂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麋脂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Mí Zhī 别名: 官脂(《本经》),麋膏(《周礼》郑玄注)。 来源: 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脂肪。 性味: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 通血脉,润皮肤。治风寒湿痹,恶疮痈肿。 ①《本经》:"主痈肿,恶疮,死肌,寒风湿痹,四肢拘缓不收,风头肿气,通腠理。" ②《别录》:"柔皮肤。" ③《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