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结果

找到 75 条相关结果

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26 阅读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目前国内有数十家中医药博物馆,其馆藏各有特色,从不同维度记录、刻画着一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皇皇巨著。本版开设《走进中医药博物馆》专栏,首期带领大家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该馆是建馆较早的中医药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且颇具特色,本报记者用手中之笔和别样视...

阅读全文
晋中市王氏妇科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2 | 23 阅读

名噪三晋的平遥县“王氏中医妇科”,始于北宋,历经千年历史,迄今已传29代。三晋王氏中医妇科发展了多项特色诊疗技术,包括中药保留灌肠技术、中药脐疗、中药穴位敷贴、王氏中医家传脉诊、王氏中医家传舌诊等。 三晋王氏妇科流派建国初期第二十六、二十七代传承人合影 其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采纳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脾胃论》观点,继承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的思想,...

阅读全文
抚琴弈棋作字画 陶冶情操益长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22 阅读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中载有“述齐斋十乐”,而“学法帖字”、“听琴玩鹤”、“寓意弈棋”被列为其中的三乐。《老老恒言》中也认为琴棋书画值得提倡,特别是老年人可以从琴棋书画中得到益处和乐趣。书中说“笔墨挥洒,最是乐事”,“棋可遣闲”,...

阅读全文
岭南罗氏妇科立足岭南走向世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百年,薪火传灯,枝繁叶茂。崇文尚德重教,继承与创新并重。 发展与传承脉络 岭南罗氏妇科起源于广东地区,发源于清末,创始人罗棣华早年是晚清儒生,先在家乡佛山南海西樵山行医,以儒通医,后参加北伐,退役后在广州设医馆,以医为业,擅长于温病与妇人病,有妇科验方留存。 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精研古籍,勤于临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传于后人。他早年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

阅读全文
龙砂医学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3 | 21 阅读

龙砂医学流派具有历史渊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流派风格独特、学术特点突显、重视传承教育等特点。 近年来,在该流派学术思想和诊疗技艺指导下获得了良好临床疗效,传承推广应用工作成绩亦卓著,引起了学界较大关注。 龙砂医学流派概述 江阴襟带三吴,历史文化底蕴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荟萃。 宋末元初的江阴大学者陆文圭集两宋学术之大成,被学界推崇为“东南宗师”。 陆氏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等学,...

阅读全文
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
傣医 | admin | 2025-05-30 | 20 阅读

傣医药学以傣族贝叶文化为背景,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以聚居区天然药物为资源,以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行医方式为医疗模式,以本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独立创造而自成体系的传统医学。 历史沿革 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防治疾病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治病方药。傣医药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时...

阅读全文
华佗五禽戏功法健身优势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28 | 20 阅读

猿戏运动多窥、望、抓、纵、闪、跳,机灵迅捷,主练心神与脉,按摩心脏,疏通心、小肠经,养心健脑。 熊戏运晃腹腔内脏,主练脾胃,按摩胃肠,疏通脾、胃经,健脾和胃。 鹿戏多伸展体侧筋肉,主练肝与筋,按摩肝胆,疏通肝、胆经,疏肝强筋。 虎戏运动腰及脊柱四肢骨关节,主练肾与骨,按摩肾脏,疏通肾、膀胱经,固肾壮骨。 鸟戏运动胸、臂,主练肺与皮毛,扩胸缩胸,张肺收肺,按摩肺脏,疏通肺、大肠...

阅读全文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演变与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黑龙江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其传统医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验传承。这里的土著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不屈不挠,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和生命智慧。他们主动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外来特色文化,南北兼容,中西合璧,创造了独具东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为丰富中华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满族的繁衍生息是龙江医药文化的根系和源泉。满族人民长期聚集生活在东北地区,历史上满族曾建立“金”和“大清...

阅读全文
万物清明念亲恩 怀旧踏青话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清明,是自然界天清地明之意,西汉司马迁《历书》说:“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2006年清明节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既是春天的一个节气,还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明节气处于春分节气之后,此时段自然界阳气渐盛,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在郊外参加传统健身活动,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此既有助于人...

阅读全文
盛氏针灸疗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8 | 18 阅读

中医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盛氏针灸疗法”是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上海近现代针灸领域特色项目之一。2019年6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科主任胡智海医师为盛氏针灸疗法第四代继承人,为盛氏针灸的传承与创新倾尽全力,荣获了“盛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盛氏针灸疗法”在五代人的不断继承与发扬,亦在胡智海医师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