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雷火针" 的结果

找到 23 条相关结果

艾、艾绒、艾炷及艾条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8 | 21 阅读

艾的作用 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有生长,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特称蕲艾。艾在春天抽茎生长,茎直立,高60~120cm,具有白色细软毛,上部有分枝。茎中部的叶呈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有不规则的锯齿,表面深绿色,有腺点和极细的白色软毛,背面布有灰白色绒毛;顶端叶全绿,椭圆形、披针形或绒形。头状花序,无梗,有苞片,略有白色...

阅读全文
艾灸的操作方法和术中不良反应及其相应处理措施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1.操作方法 1.1 基本操作顺序 (1)体位选择 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2)施灸顺序 施灸的顺序,临床上常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施灸艾灶先小后大。 (3)施灸手法 施灸手法有补有泻,需根据辨证而定,虚者宜补,实者宜泻。   1.2 常见操作方法 1.2.1 温和灸 (1)操作步骤 将...

阅读全文
太乙针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4 | 18 阅读

【概述】 太乙针灸,又称太乙神针,是在雷火针基础上改变处方而产生的一种药艾条实按灸疗法。清·韩贻丰所撰的《太乙神针心法》(1717年),是最早问世的关于太乙著作。之后,有范毓香奇的《太乙神针附方》、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及孔广培的《太乙神针集解》等,但各家对艾绒中所掺药物,所载不一。现代,在用药处方上基本按传统配方制备,但有所发挥,方法亦有所改进,治疗范围更进一步扩大。 【操作方法】 分为二...

阅读全文
火疗的历史及发展
火疗文化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祖先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头或沙土做局部取暖的同时也可消除某些疼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距今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发现,用石片之类的锐器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即“穴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疾痛,从而发现了经络,进而形成了经络腧穴学说。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对火灸疗法有多处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

阅读全文
痛风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8 | 16 阅读

夫痛风者。皆因气体虚弱。调理失宜。受风寒暑湿之毒。而四肢之内。肉色不变。其病昼静夜剧。其痛如割者。为寒多。肿满如剜者。为湿多。或汗出入水。遂成斯疾。久而不愈。令人骨节蹉跌。股胫消瘦者。为难疗矣。予考痛风。脉理多端。有旦定而夜甚。脉弦而紧者。是痛风也。脉沉而伏。中气也。不可一例而治。临症当审辨矣。经曰。痹者。谓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故曰痛痹。筋骨掣痛也。曰着痹。着而不行也。曰行痹。走而不定也。曰周痹。...

阅读全文
艾条悬灸法
器具技法 | admin | 2025-05-29 | 15 阅读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系指用纸包裹艾绒卷成长圆筒状,一端点燃后,在穴位或病所熏灼的一种灸治方法。艾条灸疗最早见于明•朱权的《寿域神方》,后又在艾绒中加入某些药物,称“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如《本草纲目》载有以“雷火针”治顽痹及闪挫肿痛;《种福堂公选良方》载“百发神针”治腰痛、疝气、痈疽、发背、对口等。。现代遂演变为单纯艾条灸和药物艾条灸二类。纯艾条,亦称清艾条,指单纯用艾绒放在细棉纸中卷制而成,...

阅读全文
药艾条
器具技法 | admin | 2025-05-22 | 15 阅读

加药艾条,即在细艾绒中掺入中药末,外面紧紧地卷上三层厚纸,再将两端多余的纸头拧个结,以鸡蛋清涂封严密,长约15—30cm,横径与纯艾条相似,或粗一些。主要包括普通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三种,近年来含药无烟艾条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 (1)普通药艾条 普通药艾条:取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份,研成细末。将药末混入艾绒中,每支艾条加药末6克。制法同纯艾...

阅读全文
脚气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4 | 12 阅读

经义《太阴阳明论》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阴阳应象大论》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通评虚实论》曰∶ 跛,寒风湿之病也。《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禁湿地濡衣。《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阅读全文
灸法之施灸方法分类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灸法依照施灸方法分类:有艾炷灸法、艾条灸法、温灸法和温针灸法。 (一)艾炷灸法是用艾绒做成圆锥形的艾炷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然后点燃进行烧灼或温烤的一种艾灸方法。根据艾炷是否直接置放在皮肤上,又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艾炷灸之一。系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 1)化脓灸。又称瘢痕灸,属于烧灼灸法。用蚕...

阅读全文
清道光二年针灸被禁始末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7 | 12 阅读

帝王单骑午门下,一时失神落马滑, 九五臀疼众人怕,御医施治环跳扎; 惊得万岁成千岁,只因力达龙腿麻, 皇视华佗为谋杀,直令斩首不清查; 提点闻至询君咋,圣曰刺后脚底尬, 主上此穴效如蚂,可试其足能否踏; 天子思之有险煞,颁诏禁针砭石塌, 今后太乙雷火发,灸在民间始得华。 学过针灸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清代道光皇帝在位的第二年(公元1882年),突然下令废除针灸,至于原因却始终是一个谜题。然由于周左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