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降龙草" 的结果

找到 11 条相关结果

扛板归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8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 出处: 《万病回春》 实际拼音: Kánɡ Bǎn Guī 别名: 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纲目拾遗》),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植物名实图考》),虎舌草(《天宝本草》),有竻犁牛草(《岭南采药录》),刺酸...

阅读全文
田基黄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8 | 17 阅读

《中华本草》:田基黄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实际拼音: Tián Jī Huánɡ 英文名: Japnanese St. John's wort Herb, all-grass of Madras Grangea 别名: 地耳草、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

阅读全文
地耳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耳草 实际拼音: Dì ěr Cǎo 别名: 田基黄、田基王、小田基黄、黄花草、黄花仔、对叶草、七寸金、细叶黄 来源: 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全草,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 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肝炎,早期肝硬化,阑尾炎,眼...

阅读全文
半蒴苣苔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蒴苣苔 别名: 山白菜、天目降龙草 来源: 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全草晒干,研细末,每次5钱,拌红糖,晚饭前用黄酒送服,每日1次。 《中华本草》:半蒴苣苔 实际拼音:...

阅读全文
瑶医学的配伍禁忌有哪些?
瑶医 | admin | 2025-05-11 | 14 阅读

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于适应病情的需要,由单味药发展到复方,这就涉及到药物之间的配合使用问题。瑶医先贤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到各种药物在配合应用时,能发生复杂的变化,例如有些药物相互配合后能增强疗效;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时效果佳,与他药相互配合后却减低疗效;有些药物配合他药能抑制或消除自身毒性和烈性;有些药物配合使用可产生有害的毒副作用。这与中医学中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

阅读全文
降龙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5 | 1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降龙草 实际拼音: Xiánɡ Lónɡ Cǎo 别名: 虎山叶、四台花、秤砣蛇药 来源: 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植物降龙草Hemiboea subcapitata Clarke,以全草入药。秋后采,洗净晒干。 性味: 微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 解毒。用于蛇咬伤,疮疖。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中华本草》:降龙草 出处...

阅读全文
千金子栽培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13 | 12 阅读

  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拒冬实,联步,拒冬子,滩板救,看园老,百药解、干金药解,小巴豆。原植物续随子又名:拒冬,半枝莲,降龙草。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症,解毒杀虫的功效。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秆丛生,上部直立,基部膝曲,具3~6节,光滑无毛。叶鞘大多短于节间,无毛;叶舌膜质,多撕裂,具小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无毛,常卷折。花序圆锥状,分枝长,...

阅读全文
雀翘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25 | 12 阅读

《中药大辞典》:雀翘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Què Qiào 别名: 去母、更生(《别录》)。 来源: 为蓼科植物箭叶蓼的果实或全草。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细长,长可达1米,蔓延或半直立,四棱形,无毛,沿棱上具倒生钩刺。叶片长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深凹缺,具卵状三角形的叶耳,无毛,仅沿下面中脉具钩刺,质稍薄;叶柄长达2厘米,柄上具3~...

阅读全文
降龙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3 | 10 阅读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解毒。主外感暑湿;痈肿疮疖;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贵州民间药物》:忌酸冷食物。 【摘录】《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水麻tiao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3 | 8 阅读

《中华本草》:水麻tiao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实际拼音: Shuǐ Má tiao 别名: 藏氏蓼、凹叶蓼、水犁壁草、火烫草、拉拉草、红降龙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thunbergii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茎直立或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