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阴阳大论"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探寻五运六气理论的历史渊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五运六气是在天人合一、周期学、气一元论等理念下,以观象制历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和一定的推演格局,推求值年及各运季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对生命健康的影响,进而提出预测疾病、预测灾害及防治措施的术数体系。五运六气本属于术数,其诞生系多种学术聚集而成。 五运六气的来源可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和包括生活经验、实践及以此为基础的天文学、气象学、灾害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气和阴阳五行等理论...

阅读全文
华佗“活人之书”为何失传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阅读《华佗传》时发现,无论是《三国志》的记载,还是《后汉书》的描述,都说“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每读至此,既有遗憾又有疑惑。遗憾的是,一部医书就此失传;疑惑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尚且保留医书,为何华佗倾囊授予绝密医书却被拒绝。这是一部什么书,为何会让人如此忌惮?仅仅是因为狱吏没有担当,还是另有隐情?这些问题困扰了很多年。 叹医书不传之憾 后来...

阅读全文
易经与中医关系浅探
易经 | admin | 2025-05-27 | 17 阅读

[主内容] 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曾经为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为辉煌的部分莫过于“易经”(注:现在通常说的“易经”即狭义的,指《周易》;它本分《连山》、《归藏》和《周易》三种,俗称“三易”,但普遍认为现存世的只有《周易》)。“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闪光的巨著,其对世界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其对不论是对军事战争、政治经济,还是堪舆风水、术数命理,还是天文历法、...

阅读全文
钱塘医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7 | 17 阅读

钱塘医派者,乃明末清初医学人才之总称,其以钱塘医家卢复、卢之颐、张卿子为开山祖,以张志聪、张锡驹为中坚人物,并有高士宗、仲学辂为衣钵传人,其后,陈修园等受钱塘医学思想影响尤甚,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地区医学流派。其有书院侣山堂,构建于浙江钱塘胥山(今杭州吴山)脚下,乃当时钱塘医家主要医学活动之场所。 侣山堂者,又名侣山堂书院,为钱塘医派核心人物张志聪创立。钱塘医派医家们在侣山堂研经讲学、著书立说、辩...

阅读全文
阴阳大论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①“阴阳大论”,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补。平按:此篇自“伤肿”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黄帝曰”以下至“痛形”,谨依《素问》卷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补入。自“伤肿”以下至末,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七,惟编次小异。编者按:此篇萧本原缺篇名及自篇首至“伤肿”一段,今自仁和寺本补齐。凡增补部分均以今本《素问》、《甲乙经》校勘,并依萧氏体例记于“编者按”之后。黄帝问于岐伯曰:阴阳...

阅读全文
针道源流 卷一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9 | 15 阅读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歧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

阅读全文
伤寒例第四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12 | 13 阅读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斗指寅。惊蛰二月节斗指甲,春分二月中斗指卯。清明三月节斗指乙,谷雨三月中斗指辰。立夏四月节斗指巽,小满四月中斗指巳。芒种五月节斗指丙,夏至五月中斗指午。小暑六月节斗指丁,大暑六月中斗指未。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处暑七月中斗指申。白露八月节斗指庚,秋分八月中斗指酉。寒露九月节斗指辛,霜降九月中斗指戌。立冬十月节斗指干,小雪十月中斗指亥。大雪十...

阅读全文
伤寒例第三
伤寒论 | admin | 2025-05-19 | 11 阅读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

阅读全文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6-07 | 9 阅读

《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三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未加详校,即以付刊,伪谬滋多,未为善本。吾姻友萧北承孝廉,精于医,始聚群籍校正其书,殚精二十年,以成此本。余受而读之,盖合《灵枢》、《素问》纂为一书,编次卷目,皆有不同,反复以观,然后知《内经》十八...

阅读全文
伤寒例—《伤寒杂病论》第四篇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5-14 | 9 阅读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斗指寅。惊蛰二月节斗指甲,春分二月中斗指卯。清明三月节斗指乙,谷雨三月中斗指辰。立夏四月节斗指巽,小满四月中斗指巳。芒种五月节斗指丙,夏至五月中斗指午。小暑六月节斗指丁,大暑六月中斗指未。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处暑七月中斗指申。白露八月节斗指庚,秋分八月中斗指酉。寒露九月节斗指辛,霜降九月中斗指戌。立冬十月节斗指乾,小雪十月中斗指亥。大雪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