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阴跷" 的结果

找到 106 条相关结果

灸法·灸诸病法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1 | 19 阅读

一论中风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及中气皆效。人中(一穴) 颊车(二穴) 三里(二穴) 合谷(二穴)一论卒中恶风。心烦闷痛欲死。秘穴立效。取两足大指下横纹。随年壮灸之。一论中风口噤不开。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微前。至五壮即止。一论风中血脉则口眼 斜。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性命危。凡治莫如发表调气和血治痰诸法。然后可扶持疾病。若要收全功。火艾为良也。一论风中血脉。口眼歪斜。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张口得之有穴动脉...

阅读全文
瑶医的特殊病因包括哪些?
瑶医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一)痧气 痧气是瑶族地区一类常见病因,易感于夏秋季节。痧气包括两种,一种是有传染性的,另一种是非传染性的,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秽浊不正之气或暑浊之气,而非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的暑湿之气。 人体于夏秋二季感受传染性痧气以后常自觉身体酸累疼痛,或胸闷腹痛,或呕吐腹泻等,严重者还会有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感触秽浊不正之气可致腹痛、吐泻,表现为先发吐泻后见腹痛;感受暑浊之气,则先发心腹绞痛而后见吐泻;心昏闷,痧...

阅读全文
奇经八脉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络舌。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起于诸阳之会。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

阅读全文
百病从脚起 养生足下暖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俗语释义:大凡疾病都是由脚部受寒引起的。 养生启示 脚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支撑、负载、减震和行走的多种功能,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的足部有10条经络通过,连接肝、胆、脾、胃、肾、膀胱等重要脏器,同时与主管机体运动功能的阳跷、阴跷脉,主管人体气血调节功能的阳维、阴维脉等相交往。作为一个全息胚,脚上有62个区域分别代表着人体的所有器官,被称为“放射区”,身体的五官、四肢、躯干和五...

阅读全文
郄穴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6-03 | 16 阅读

【郄穴】郄(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肝--中都小肠--养老心--阴郄大肠--温溜脾--地机膀恍--金门肺--孔最三焦--会宗肾--水泉阳跷--跗阳心包--郄门阴跷--交信胆--外丘阳维--阳交胃--梁丘阴维--筑宾。...

阅读全文
与头部有关的奇经八脉
头针 | admin | 2025-05-31 | 16 阅读

奇经八脉 1.督脉 (1)循行:《素问·骨空论》:“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督脉分布线:沿颈椎后突上行,循头顶正中线前行,至项后风府处,入脑,上行头顶,经前额正中下行,循鼻尖至鼻下人中,与任脉相接。 (2)头部发际区经穴: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冈会、上星、神...

阅读全文
八法八穴歌(西江月)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西江月调《八法八穴歌》出自针灸类书《凌门传授铜人指穴》。凌门,指明代凌云(字汉章)一派。凌氏为明孝宗弘治(1458~1505)时人,早于汪机和高武,此书内容为高武《针灸聚英》所引用。内容以针灸歌赋和经穴图为主,载有百症赋、玉龙赋、灵光赋、拦江赋、席弘赋、八法八穴歌(西江月调)、十四经步穴歌、十四经周身歌、十二经脉、十五络脉歌、千金十一穴歌、荣卫所生歌、铜人指要赋等。其图除十二经要穴之外,还有天...

阅读全文
脊柱养生操——易脊经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15 阅读

《说文解字》谓:“脊,背吕也。” 易脊经,又名“脊柱养生操”,是一种以关注颈椎、胸椎、腰椎和背部的脊柱保健的中医气功功法,源流清晰,是将中医形神庄养生方法应用于脊柱疾病的临床专项治疗技术。 运动脊柱 疏通经络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其内部有纵形的椎管容纳脊髓,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多条经络也与脊柱有关,其...

阅读全文
阴阳二跷篇
黄帝外经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司马问曰:奇经八脉中有阴跷阳跷之脉,可得闻乎?岐伯曰:《内经》言之矣。司马曰:《内经》言之,治病未验或有未全欤。岐伯曰:《内经》约言之,实未全也。阴跷脉足少阴肾经之别脉也,起于然骨之照海穴,出内踝上,又直上之,循阴股以入于阴,上循胸里,入于缺盆,上出入迎之前,入于目下鸠,属于目眦之睛明穴,合足太阳膀胱之阳跷而上行,此阴跷之脉也。阳跷脉足太阳膀胱之别脉也,亦起于然骨之下申脉穴,出外踝下,循仆参,郄于...

阅读全文
经络•奇经八脉(•奇经主病)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3 | 14 阅读

督脉起自下极俞,并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龈交,为阳脉海都纲要。(督之为言都也。阳脉都会,男子之主。)任脉起于中极底,上腹循喉承浆里,阴脉之海妊所谓。(生养之源,女子之主。冲脉即气冲,乃胃脉发源。)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与任督本于阴会,(督任气冲)三脉并起而异行。(皆始于气冲,一原而分三歧。督脉行背而应乎阳,任脉行腹而应乎阴,冲脉自足至头,若冲冲而直行于上,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