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阴囊肿大" 的结果

找到 35 条相关结果

扛板归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8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 出处: 《万病回春》 实际拼音: Kánɡ Bǎn Guī 别名: 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纲目拾遗》),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植物名实图考》),虎舌草(《天宝本草》),有竻犁牛草(《岭南采药录》),刺酸...

阅读全文
土家医疾病的命名特点
土医 | admin | 2025-06-06 | 19 阅读

土家药匠在与疾病长期的斗争中,在积累大量的经验的同时,对一些常见病症或疑难杂症等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土家药匠在治疗的过程中遇到的疾病,会为其起一个生动形象且易于掌握的病名,便于更好的传承去,这些病名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具有相当浓厚的民族特色。 (一)根据患病部位命名 如疱疮长在耳后称为耳背;耳下的称为耳寸;长在背后的为背花、背痈;长在虎口处的称为手叉;长在肩上称为担肩。流痰长在大腿下面的为吊肚;...

阅读全文
水肿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水肿之症。有阴有阳。察脉观色。问症须详。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粪赤溺。兼渴为阳。水肿气急而小便涩。血肿气满而四肢寒。蛊症大要有二。曰单腹胀。曰双腹胀。喘急气满。肿而不安。四肢微肿。此单腹胀。因内伤七情所致。取效微迟。四肢浮肿。肚大身重。此双腹胀。因外感风湿所致。取效甚速。又有水肿气肿之分。以指按肿处。有陷随起。随起者气肿。先须理气。陷指起迟者水肿也。只须导水立...

阅读全文
苤蓝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苤蓝 出处: 《滇南本草》 实际拼音: Piě Lán 别名: 芥蓝、擘蓝(《农政全书》),茄连、撇蓝(《延绥镇志》),玉蔓青(《山西通志》)。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9月播种者,冬、春采。 原形态: 二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短,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

阅读全文
橘核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9 | 18 阅读

《重订严氏济生方》:橘核丸 名称: 橘核丸 处方: 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30克 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 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15克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治颓疝。睾丸肿胀,偏有大小,或坚硬如石,不痛不痒,或引脐腹绞痛,甚则阴囊肿大,或...

阅读全文
短毛熊巴掌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1 | 17 阅读

《中华本草》:短毛熊巴掌 实际拼音: Duǎn Máo Xiónɡ Bā Zhɑnɡ 别名: 野虎耳草、猪婆耳、豆角消、虎耳、叶红、猫耳朵、熊巴耳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毛熊巴掌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var.tankahkiie(Merr.)C.Y.Wu et C.Chen 采收和...

阅读全文
土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12 | 15 阅读

 白垩 「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气味」苦、湿、无毒。「主治」1、流鼻血。白恶二钱,井水调服。二付断根。2、水泄。煅白恶、炮干姜各一两,楮叶二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3、反胃。白垩煅红,放在一升米醋中浸过,再煅再渍,直到醋干为止。取这样处理过的白垩一两,加炮干姜两钱半,共研成末,每服...

阅读全文
脏腑•脏腑条分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9 | 14 阅读

心,君脏也,神明居焉。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着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然形神亦恒相同。赤色。小理者,心小,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粗理者,心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无(骨曷)(骨亏)[hé yú]①者,心高,心高则满于肺中, 而善忘,难开以言。(骨曷)(骨...

阅读全文
橘核药酒(疝气)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来源】《中医验方汇选》 【配方】橘核、荔枝核、川楝子(盐炒)各9克,小茴香、牡蛎粉各15克,葫芦芭9克,肉桂6克,青皮9克,高梁酒500克。 【制法】将上药粉碎,装入瓶内,用酒浸泡3-4月,过滤去渣即成。 【主治】肝肾阴寒,疝气偏坠,阴囊肿大,起消无常,痛引脐腹,因劳累或受冷即发等症。 【用法】每日2次,每次适量而饮。小儿禁用。...

阅读全文
星宿菜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星宿菜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实际拼音: Xīnɡ Xiù Cài 别名: 假辣蓼、泥鳅菜(《广州植物志》),红根草(《福建民间草药》),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蛙霓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黄鳅窜、红头绳、血丝草(《江西民间草药》),红灯心(《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红筋仔(《闽东本草》),大田基黄、麻雀利(《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红筋草、地木回、拔血红、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