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阴不制阳" 的结果

找到 12 条相关结果

除黄褐斑小妙招
皮肤病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30 | 17 阅读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多分布于鼻旁、颧部、面颊,形似蝴蝶,以女性多见,常伴发月经不调、肝病、结核病及其他慢性病,很多爱美女性受此困扰。中医在调治黄褐斑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会从人体免疫系统整体进行探究。 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来看,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以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主要有四个病机可以导致黄褐斑: 第一,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郁而化热,熏蒸于面,灼伤阴血,致使颜面...

阅读全文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临床上分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型。供应视神经乳头的后睫状动脉发生循环障碍引起视神经乳头的急性缺血、缺氧,以致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不仅视神经乳头,而且筛板及筛板后的神经纤维均可受累,称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自视神经眶内段至视交叉发生缺血性改变,称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本病单眼或双眼发病,双眼发病时间可有...

阅读全文
什么是肝肾阴虚证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15 | 14 阅读

肝肾阴虚证是指由于肝肾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多因久病失调,阴液亏虚,或因情志内伤,阳亢耗阴,或因房事不节,肾之阴精耗损,或温热病日久,肝肾阴液被劫,皆可导致肝肾阴虚。本证以腰膝酸软,胁痛,耳鸣遗精,眩晕,并伴见虚热之象为辨证依据。【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或胁痛,或腰膝酸软,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颧红,或男子遗精,或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

阅读全文
崩漏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30 | 13 阅读

崩漏是指在非行经期阴道突然大出血,或待续淋漓难净者。前者称之为“崩中”,后者称之为“漏下”。《医学入门》说:“凡非时血行淋漓不净,谓之漏下,忽然暴中,若山崩然,谓之崩中。”《济生方》说“崩漏之疾,本乎一症,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因“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故临床上统称为崩漏。导致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有虚、热、瘀三大类。虚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充而未盛,或经断前后,肾气渐衰,肾气不固,封...

阅读全文
肺肾阴虚证与肝肾阴虚证鉴别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23 | 13 阅读

肺肾阴虚证与肝肾阴虚证鉴别。 定义 肺肾阴虚证:肺肾阴液亏虚,肺失清肃,肾失濡养,虚火内生所致的干咳少痰日久,甚者痰中带血,腰膝酸软和虚热证候。 肝肾阴虚证:肝肾阴液不足,肝脉失养,肾失濡润,阴不制阳,肝阳上亢所致的胁痛,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和虚热证候。 病因 肺肾阴虚证: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情志过激,郁而化火,邪火妄动,耗伤真阴;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伤不复,肾元亏乏,肾阴亏损;久病不愈,或失血...

阅读全文
保健茶饮如何选择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中国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理论认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必须顺应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才能健康长寿。正如《灵枢·本神》所指出的那样:“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养生类茶饮方一般适合健康人在一年四季饮用,但应注意不同的年龄、体质特点,伤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以免与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产生不...

阅读全文
伤后发热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05 | 12 阅读

损伤之后患者常有发热证候。因损伤之后,脉络破裂,离经之血瘀滞千体腔、管道、皮下、肌腠之中,壅遏积聚,郁久则可生热。若损伤之时伴有皮肤破损,污浊之物染蚀伤口,外邪侵人机体或伤后瘀血积聚,加之体内原有余毒外侵,瘀血和邪毒相聚为热;或损伤之后,内外出血过多,阴液亏耗未能及时补充,阴不制阳,虚阳外浮而成血虚发热等。正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说:“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

阅读全文
八钢辩证之虚实辨证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30 | 11 阅读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即虚与实主要是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景岳全书·传忠录》亦说:"虚实者,有余不足也。"实主要指邪气盛实,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所以实与虚是用以概括和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由于邪正斗争是疾病过程中的根本矛盾,阴阳盛衰及其所形成的寒热证候,亦存在着虚实之分,所以分析疾病中邪正的虚实关系,是辨证的基本...

阅读全文
什么是肝风内动证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12 | 10 阅读

肝风内动证是对内生之风的病机、病状的概括。“内风”所以冠以“肝”,这是由于内风之生成与内脏阴阳失调有关,特别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 风内动证则是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根据病因病性的不同,临床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等不同证候。 (一)肝阳化风证 【概念】肝阳化风证是指由于肝阳升发,亢逆无...

阅读全文
肝胆病辨证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27 | 9 阅读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与胆有经脉属络,互为表里。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循少腹,布胁肋,系目上额交巅顶。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绕行头身之侧。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以舒畅全身气机,调节情志;疏泄胆汁,助脾胃运化;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胆为"中清之府",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并与情志活动有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