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阳络伤则血外溢" 的结果

找到 17 条相关结果

芊手佩戒护红颜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24 阅读

戒指是一种装饰品,同时也是爱情的象征。但其实戒指不单有装饰的作用还具有养生的功效。我们的大拇指走的是肺经,肺主一身之气,很少看见有人将戒指戴在大拇指上,因为这样会阻滞人的气机;食指同大肠经息息相关,而大肠经同我们人类的某些本能联系紧密。从一则成语“食指大动”便能看出来,知道又有好吃的东西了,食指就会不老实。中指走的是心包经,我们看大街上的时髦男女,若是中指上带着戒指,十有八九是处于热恋中。因为这...

阅读全文
阳络伤则血外溢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15 | 15 阅读

阳络伤则血外溢】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出血等。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上部出血,多认为是阳络损伤所致。...

阅读全文
针灸二十六种刺法(《官针》篇论刺法之九刺、十二刺、五刺) ...
针刺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官针》篇论刺法之九刺、十二刺、五刺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各种刺法,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应九变的“九刺”。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刺浅、刺深和发针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五刺”是针对五脏有关病变而提出的。“三刺”是指毫针刺入皮肤后,分浅中深等三种不同深度的分层刺法,后世发展为烧山火、透天凉等综合补泻法。《...

阅读全文
百病始生—《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六篇
黄帝内经·灵枢 | admin | 2025-06-07 | 13 阅读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

阅读全文
阳络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27 | 13 阅读

【阳络】凡是由手、足三阳经分出的络脉都称阳络。指上行的或位置较浅的络脉,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如《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王冰注:「并胃之经络」。...

阅读全文
杂病•内伤类•便血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11 | 12 阅读

便血须先分内外,自外感得者,曰肠风,随感随见,所以色鲜,多在粪前,自大肠气分来也;自内伤得者,曰脏毒,积久乃来,所以色黯,多在粪后,自小肠血分来也;又有不拘粪前后来者,气血俱病也。皆因七情六淫、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或坐卧湿地,或醉饱行房,或生冷停寒,或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经曰∶结阴便血,一阴结一升,二阴结二升,三阴结三升。盖邪犯五脏,则三阴脉络不和而结聚,血因停留,溢则渗入大肠。阴,...

阅读全文
积聚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3 | 10 阅读

经义《百病始生篇》∶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遇疾风豪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输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达于缓筋,邪气淫 ,不可胜论。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

阅读全文
血证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6 | 10 阅读

经义《决气篇》帝曰∶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五脏生成篇》曰∶诸血者皆属于心。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涩同),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调经论》曰∶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气血以并,...

阅读全文
衄血
四圣心源 | admin | 2025-05-14 | 10 阅读

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之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衄血者,阳络之伤,则营血逆流,而卫气不能敛也。 肺主卫气,其性收敛,血升而不溢者,赖卫气敛之。而卫气之敛,由于肺降,降则收令行也。而肺气之降,机在胃土,胃土上壅,肺无降路,收令失政,君相...

阅读全文
邪传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5-25 | 9 阅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至治”,见《灵枢》卷十第六十六《百病始生篇》,又见《甲乙经》卷八第二。自“五邪入”至末,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湿从地起,雨从上下,其性虽同,生病有异。寒生于外,清发于内,性是一物,起有内外,所病亦有不同。喜者,阳也。怒者,阴也。此病之起也。喜怒不节则伤脏,心主于喜,肝主于怒,二者起之过分即伤神,伤神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