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阳气虚弱" 的结果

找到 70 条相关结果

春三月如何保健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23 阅读

阳春三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阳气渐生的春季阴寒尚未退尽,尤其是早春时分,大部分时间气温仍然偏低。而且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气候变化频繁无常,忽寒忽暖,或阳光明媚,和风送暖,或阴雨连绵,寒气袭人。即便一日之中,昼夜之间,温差也是波澜起伏,晨晚凉,夜间寒,白昼暖。面对着乍寒乍暖,温差悬殊的春季气候,应该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 ?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三...

阅读全文
远视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24 | 22 阅读

远视是指眼睛能看远不能看近,或看远较看近清楚,属临床常见病之一。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称之为“能远视不能近视,《证治准绳·七窍门》称“能远怯近症”,《目经大成》始简称“远视”。 远视是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古称能远怯近症,至《目经大成·远视》始名远视,书中载:“此症……甚则秉烛作书,举头落笔。出入非...

阅读全文
温中散寒话花椒 日常养生四妙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说起花椒,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厨房里必备的香料,尤其是吃麻辣火锅时,更是不可缺少的调料。但要是只把它当做调料,那就太大材小用了。中医认为,花椒可以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是养生保健的绝佳材料。 1、姜枣花椒:泡茶散寒 生姜可以祛除寒气、寒邪,花椒可以排出体内陈寒,温暖身体,红枣可以益脾胃、补气血。 一起泡水喝,可以驱寒保暖、防治下焦湿寒,尤其适合痛经、白带异常、男性肾寒、慢性腹泻等症...

阅读全文
晒晒后背补阳气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生活中常见到有些人,不论天气冷热都会手脚冰凉,在中医看来,这是人体阳气虚弱或气血不足的表现。 针对手脚冰凉,调理方法很简单,平时晒晒太阳就能达到保健的目的。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同时在寒冷的天气里,晒晒后背,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清代医家曹庭栋在其老年养生专著中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说明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也很有好处。 但晒太阳要...

阅读全文
冬季养生原则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1.冬季养生大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奇,此冬季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其意思是说,在冬三月期间,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许多动物已入穴冬眠,不见阳气。人在这时也应顺从天地都处于闭藏状态,不要扰动阳气,应早睡晚起,以等待日光,祛寒就温。在精神上...

阅读全文
寒化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27 | 17 阅读

【寒化】指病邪传入阴经,或热证后期因阳气虚弱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神倦、肢冷、畏寒、腹满、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等。...

阅读全文
冬季究竟怎么养?防寒养阳五锦囊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16 阅读

冬天悄然来临,随着气温骤然下降,此时也进入敛阳、补阳的好时节,阳气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更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补肾防寒护阳气。冬季究竟该怎么养?专家给出以下五大养阳锦囊。 锦囊一:冬季常晒背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心肺主之,背部的诸多穴位经络,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脉(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经常晒晒这些穴位能起到强壮心肺、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但是晒太阳也有讲究,如果在阴天,日无光明,无光则阳气不足,阳中带阴,...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除湿利水茶(三)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1、防己茯苓茶。 原料:茯苓5g、防己3g、黄芪3g、桂枝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茯苓、防己、黄芪、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用途:风水汗出恶风、身浮肿、小便不利,或湿痹肢体重着。 2、苓桂术甘茶。 原料:茯苓5g、桂枝3g、白术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

阅读全文
24小时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16 阅读

在我国悠久的历法里,除了年份是用天干地支来记录的,一天中的时间段也是用地支来计算的。古人根据一天之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智慧的将一整天也就是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二时间段,对应十二地支。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子时是2...

阅读全文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四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14 | 16 阅读

蚕沙 其他名称:原蚕沙 原蚕屎 晚蚕沙 马鸣肝 晚蚕矢 二蚕沙 主要成分: 性状:呈短圆柱莆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枫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祛湿消肿。 生地黄 其他名称:地髓 原生地 干生地 苄 芑 牛奶子 婆婆奶 狗奶子 山烟 山白莱 酒壶花 甜酒棵 蜜罐棵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