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阳气" 的结果

找到 3861 条相关结果

竹沥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 实际拼音: Zhú L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经加热流出的竹汁。 炮制: 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

阅读全文
何为火疗?
火疗常识 | admin | 2025-05-26 | 32 阅读

火疗是利用酒精燃烧的热力和空气对流的物理原理,刺激体表穴位和病位,通过经络传导,激活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运行(调气)的作用。 中药火疗是一种灸疗的全新表现方法,它不仅运用了灸疗的经络热效应的作用,又综合了针灸的贴敷法,即药气经过经络当中的穴位渗透于全身的原理。当全身燃烧时,贴敷气雾剂里的药物成分会通过皮肤的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改善局部血循环、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

阅读全文
冬季养生从避寒开始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30 阅读

现已是冬至节气,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数九开始,寒气逼人,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稍不注意便会受到寒气的侵袭,常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养生要从“避寒”开始。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其中“早卧晚起”为了防寒,“必待日光”为了散寒,“去寒就温”为了驱寒,“无泄皮肤”为了御寒。现代人的生活...

阅读全文
中医养生之“冬季八宜”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30 阅读

宜调精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宜空气好: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人们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宜粥调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宜入睡早:冬日阳气肃杀,...

阅读全文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9 阅读

《中药大辞典》:雀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Què 别名: 嘉宾(崔豹《古今注》),家雀(《普济方》),瓦雀(《滇南本草》),宾雀(《纲目》),麻禾雀(《本草述》),树麻雀、老家贼、只只(《中药志》),查母塞刀姆(朝名)。 来源: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肉或全体。 原形态: 麻雀(《滇南本草》) 体长约12厘米。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

阅读全文
冬至到吃水饺,皮和馅儿怎么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9 阅读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是大部分人从小就听过的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每年的冬至时节,每家每户都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民间更有流传“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的由来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冬至吃饺子 不怕冻耳朵” 水饺的由来源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一次善举。相传东汉末年,我国各地百姓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身体孱弱,疾病缠身,经久不愈。加之寒冬腊...

阅读全文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27 阅读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因此,防止冻疮复发,关键在预防: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促...

阅读全文
立冬养生 重在收藏与保暖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7 阅读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今年是11月8日。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中医养生学家主张:冬季养生,避寒就温、歙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关节炎等疾病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人到了冬季病情就会逐渐加重,遇寒冷空气的刺激就会诱发急性发作。有...

阅读全文
葛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国药典》:葛根 实际拼音: Gě Gē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

阅读全文
秋季咽炎频发 中医护咽有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咽喉,上与鼻腔口腔相通,下为呼吸食道入口,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必经之径,既有吞咽及呼吸功能,又有保护与防御作用,所以咽喉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素有“要塞”之称。 除了本身的炎症以外,若是鼻部、胃食管及肺气管等处患病,都可以引起咽喉不适。 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以引起口腔异味、咽部异物感、咽痒咳嗽、咽敏感干呕等不适,时间长了,可以发展为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脾胃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