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闭目养神" 的结果

找到 81 条相关结果

土家医养神的特点
土医 | admin | 2025-06-06 | 22 阅读

土家族养生文化的“神”主要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情感,其次指人体内在的生命力。土家医养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信仰文化与养神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传统信仰的民族,有白虎图腾崇拜和祖先信仰、神与灵物崇拜,这些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土家族的白虎图腾崇拜实为祖先崇拜,《后汉书》载土家始祖“糜君死,魂魄化为白虎”,故土家族视白虎为其祖先,而白虎亦为天上的西方之神,因而相信祖先神灵会保佑人...

阅读全文
中医养生:视 卧 立 坐 行“五不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21 阅读

一、不久立,“久立伤骨”。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气血精神,同时也起调和气血的作用。老年人如果站立长久不动,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部分组织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发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导致腿软、足麻、脚背浮肿和下肢静脉曲张和腰膝关节发炎等疾病,严重影响健康。 二、不久坐,“久坐伤肉”。坐本是消除疲劳的一种休息,但久坐不活动,会使肌肉松弛、加速肌肉的衰退与萎缩,易患慢性消化道疾病以及腰肌劳损、...

阅读全文
双节长假快乐行 中医妙法来解“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20 阅读

国庆长假就要到来,想必忙碌了大半年身心俱疲的你,出行旅游的心早就躁动起来,开始计划着去往山清水秀或是文化历史悠久的地方,去享受当地美味的食物,丰富平淡的生活,开阔自己的眼界,融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去了。可长途奔波,车马劳顿,很多人会出现晕车的反应,恶心、呕吐、头晕……这样一来原本美好的假日之旅就被破坏了。 为什么会发生晕车呢 晕车、晕船、晕机和由于摇摆、颠簸、旋转、加速等不规则运动所引起的不适反...

阅读全文
惊蛰以后的养生重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惊蛰后除了感冒或流感、鼻炎、咽喉炎、麻疹、风疹、腮腺炎多发外,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所以,惊蛰后预防疾病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 调适寒温 首防感冒 不要脱衣过早,适当注意“春捂”。惊蛰过后,春风并不总是“送暖”。遇大风降温时,能尽量少外出为好。平好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状况,增减衣服。这样才有助预防感冒、流感等病的发生。 养性摄神 气血平和 惊蜇后,春阳上升,易致...

阅读全文
立秋养生“收”字当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9 阅读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养生保健要顺应四时。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顺应四时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因此立秋后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皆以养“收”为原则。 初秋养阴为上 初秋时节由于肺部易受到燥气的侵袭,会造成体内津液...

阅读全文
养生从头面开始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人到老年,阳气日趋衰弱,尤其是头部,由于和外界环境接触最多,因而不少疾病都是从“头”发生的。故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维护头部的健康。 头发 “发,血之梢也”。经常梳头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平时应多吃些含铁较多的食物。此外,老年人皮脂分泌相对减少,不要洗头过勤,否则使头发失去滋润而干燥、脱屑、发生瘙痒。平时一星期洗1~2次就可以了,且不宜使碱性过多的肥皂。 面部 经常用双手擦面,可促进...

阅读全文
立夏养生 尤重养心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开始。这个节气是一个天气炎热、万物生长旺盛的时期。古时,一些君王在夏季刚刚来临之际,要举行仪式,到京城之外的地方去迎夏,而出行的那天就是立夏。 立夏的特点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雨水比“谷雨”更多,而对农作物来说,立夏又是一个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比如:立夏后早稻进入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南方...

阅读全文
如何睡眠有窍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很少有人会想着法睡好、睡得健康。尽管睡眠本身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一般不需要外部的干预就会启动,但是如果能够予以适度的关注,像保养皮肤那样去保养睡眠,那么睡眠就会更上一层楼,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睡眠真相,超乎想象 睡眠作为一种生理活动,是一种本能。睡眠表面看起来很自然很平静,其实并不简单。睡眠启动后,人先是进入浅睡眠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进入深睡眠状态,肌肉也会变得越来越放松。然...

阅读全文
程门立雪与丹溪学艺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见于《宋史·杨时传》,讲的是北宋文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7岁即能写诗,8岁就能作赋,15岁时攻读经史,24岁时登上进士榜,曾在许多地方讲学,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读经,著作讲学。 在一个隆冬时节,已经40多岁的杨时与好友游酢(zuò)一起赴洛阳,向渴慕已久的理学大家程颐求教,凑巧程颐在屋中打盹儿。其实,程颐并非真睡,而是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突然...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重“养心”,衣、食、住、行话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中医认为,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养心。下面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大家带来立夏养生攻略。 注意保暖不贪凉 立夏节气一到,也是“春捂”结束的信号,人们可以渐次减衣。但“捂”与“不捂”还是要看天行事,避免着凉。一般来讲,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即可减衣;日夜温差大于8℃则该捂。另外,“寒从脚下起”,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