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寿养生" 的结果

找到 7 条相关结果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16 阅读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对长寿养生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和论述。然而,真正从医学角度对养生之道和长寿之法进行系统论述的,《黄帝内经》则为首创。因此,弄清《黄帝内经》养生观对于实现长寿之善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从四时变化规律 《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与之相适应,结合四时变化进行了形象地论述:春三月(立春至立夏),天地俱生,万物...

阅读全文
老人必看:长寿养生秘诀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6-06 | 14 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吃饭时狼吞虎咽,一会儿就吃好了。其实,这种吃饭习惯很不好。人在进餐时,应该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1983年,法国一位营养学家就倡导一种养生观点:要想长寿吗?慢点儿吃。 吃得慢,有哪些好处呢? 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人们每天都需要进食,以此吸收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食物进入口腔之后,首先是牙齿对其进行咬、切、撕、嚼等加工,在舌头的搅拌下与唾液充分混合,成为食...

阅读全文
长寿养生需运动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6-06 | 14 阅读

“运则不衰”是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早在几千年前,体育运动就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证明,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任何药物也代替不了运动。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运动可以填充一个人的"内三宝",即精、气、神,也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外三宝",即耳、目、口。通过运动,内练精神、脏腑、气血,外练筋骨,肌肉、四肢,使内外和谐,气血周流,...

阅读全文
五禽戏能够长寿养生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5-30 | 13 阅读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一位着名医学家,于208年被曹操所杀害。当时,战火连年,瘟疫流行,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华佗见状,决然拒官辞职,选择以医济世的道路。他刻苦钻研,学识渊博,精通内、外、妇科与儿科等多种医术,尤其擅长于麻醉,在医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于“五禽戏”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华佗年轻时去公宜山采药,爬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个洞穴,他很好奇,正想进去,忽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医道...

阅读全文
老年人长寿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6-01 | 11 阅读

许多中医享有长寿的关键在于养生。《冷庐医话》称名医长寿为“医范”,强调“医人每享高龄……既精医学必有探性命之旨,审颐养生之宜,而克葆天年也”。其养生之道有四:1、起居有常,动静适宜如《管子·形势篇》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孙思邈提出:“养生之道,常于小劳”、“体欲常劳、劳勿过极”、“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华佗亦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百”。这都说明要动静适宜,劳...

阅读全文
要长寿,常吃“素”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1 阅读

长寿之道讲求“无为而治”,粗茶淡饭看似价廉,却能让自己有个好胃口好睡眠,是培养厚德载物仁者情怀的养生要诀。《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食并非寺庙吃斋念佛之人吃的饭菜,而是一种含多种维生素,清香可口的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养生菜肴,食之易被吸收,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饮食习惯。邓小平享年93岁,退休生活除了散步,打桥牌外,就是酷爱去大海游泳,而早餐鸡蛋、馒头配稀饭和泡菜;午饭和晚餐...

阅读全文
老年人长寿养生秘诀:进补
老年健身 | admin | 2025-05-15 | 11 阅读

  对季节变化易发的疾病可趁伏天病情稳定时,予以辨证调补,即所谓冬病夏治,以防患未然,达到治本效果。 进入老年,由于“五脏皆虚”,所以老年之疾虚证居多。在治疗上应“虚者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者,五味也,五味调和,则可补益精气。说明补养之法,既有药补又有食补,而虚证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这些虚象又多体现为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夫人之盛,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