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铅丹" 的结果

找到 320 条相关结果

佛手膏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32 阅读

《中藏经》卷八:佛手膏 名称: 佛手膏 处方: 乳香(真者,研)半字,硇砂半字(研),麝香1字(研),当归半钱(锉细),黄连1钱(去须称,锉细),白矾半字(飞过,研细),白砂蜜4两(须白砂者佳),青盐1字(光明者,研)。 制法: 上除蜜,先将上7味于乳钵内研烂,同蜜一处拌匀,入新竹筒内,用油纸2-3重,以线系扎定口,勿致水入,放净锅内,添水煮竹筒,自早至午时,破竹筒,倾药;以新绵或重绢...

阅读全文
积聚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14 | 28 阅读

1方 【药物】铁棒锤1克,天南星0.6克。 【制法】研末摊在膏药上。 【用法】贴脐部。用于痞块、包积腹痛。 【出处】《陕西草药》。 2方 【药物】鳖鱼(团鱼)1个,苋菜1000克。 【制法】将苋菜煎水浓缩,再与鳖鱼熬成浓膏。 【用法】取适量摊纸上,贴脐眼或痛处。用于痞块。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3方(化积膏) 【药物】香附2460克(半生半制),五灵脂2460克(半生半炒),黑丑、白丑各...

阅读全文
坐药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31 | 21 阅读

坐药法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妇女白带、阴痒及肛周疾病的方法。 坐药法源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蛇床子仁末之,以白粉(即铅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以后历代都沿用此法,并有所发展。清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用蛇床子、吴茱萸、远志、干姜等份为末,绵裹纳阴中治妇人阴冷、寒湿带下作痒;《理瀹骈文》中则收载...

阅读全文
立效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杨氏家藏方》卷二:立效丸 名称: 立效丸 处方: 豆豉120克(焙干)川乌头60克(生,去皮、脐、尖)白僵蚕(炒去丝、嘴)石膏(生)各30克 地龙(去土,炒)葱子(生)各1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葱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头疼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葱、茶清送下,食后。 《普济方》卷二七二:立效丸 名称: 立效丸 处方: 蟾酥1钱...

阅读全文
花苁蓉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古今录验》:花苁蓉丸 名称: 花苁蓉丸 处方: 花苁蓉60克 泽泻30克 五味子30克 紫巴戟天30克(去心)地骨皮30克 磁石45克(研,冰淘去赤汁,晒干)人参45克 赤石脂45克(研)韭子37.5克(熬)龙骨37.5克(研)甘草37.5克(炙)牡丹皮37.5克 干地黄75克 禹余粮22.5克(研)桑螵蛸30枚(炙)栝楼30克 制法: 上十六味药,捣筛,蜜和丸,...

阅读全文
说说膏药
膏药常识 | admin | 2025-05-17 | 20 阅读

贴膏疗法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是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中大多气味俱厚,再加入辛香走串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气血、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由于贴膏治病,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因而最易被人们...

阅读全文
龙骨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4 | 20 阅读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广济方》:龙骨散 名称: 龙骨散 处方: 当归 白龙骨 干地黄各60克 地榆 阿胶 芍药 干姜各45克 熟艾30克 牛角鳃75克(炙令黄)蒲黄37.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妊娠,因外伤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食前粥饮调下6克。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补。 《圣惠》卷五十九:龙骨散 名称: 龙骨散...

阅读全文
膏药如何分类
膏药常识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综合古今膏剂大致可分为四类:煎膏、软膏、硬膏、敷药。 1、煎膏: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或“膏滋”。也有将加糖的称为“糖膏”,加蜜的称为“蜜膏”。 近年风靡全国的膏方,即为此类。单纯的煎膏根据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

阅读全文
白膏药的制备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28 | 18 阅读

白膏药系以食用植物与宫粉(化学组成为碱式碳酸铅)为基质,油炸药料,去渣后与宫粉反应而成的另一种铅硬膏。 白膏药的制法与黑膏药略同,但下丹时需将油冷至100℃左右,缓缓递加宫粉,宫粉的氧化作用不如铅丹剧烈,有少部分过量的宫粉未能皂化或分解。宫粉的用量较铅丹为多,它与油的比例为1:1或1.5:1。加入宫粉后须搅拌,视其在将要变黑时迅速投入冷水中,成品为黄白色,制成小纸型膏药即得。...

阅读全文
防己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普济方》卷二四三:防己散 名称: 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夏半两(汤浸,去滑),川大黄半两(碎,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桑白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去瓤麸炒微黄)。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