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针灸治疗学"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石学敏
名家名著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石学敏像 一、生平 石学敏,1938年6月6日出生,天津市人。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1965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高级针灸研究班学习,1968年曾参加中国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 二、医学事迹 石学敏教授从小生长在农村,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刚刚建立的天津医学院,成...

阅读全文
澄江针灸学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澄江针灸学派是以承淡安先生为创始人,以邱茂良、杨甲三、程莘农等众多学术传人为追随者,共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该学派对近现代针灸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和开创性的作用。1989年9月,在“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上,时任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兼江苏省中医管理局局长、江苏省针灸学会会长张华强先生,首次提出了“近代针灸史上,以承门弟子为主体的一大流派要要澄江学派”。“澄江”...

阅读全文
创新针灸理论与刺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2 | 14 阅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富春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成果斐然,为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思想 三才相合,镇静安神 王富春针对临床常见的失眠症创立了“镇静安神”针法。该针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失眠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主因,气机逆乱、营卫失和的次因,精髓不足、脑失所养的辅因等病因病机,率先提出因精、因气、因神的“三因”新理论。取穴以四神...

阅读全文
针灸大事记1840—1990年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20 | 13 阅读

1851年 吴亦鼎编著《神灸经纶》。 1876年 张镜撰《刺疔捷法》。 1878年 陈惠畴著《经脉图考》。 1899年 刘仲衡著《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1912年 北洋政府将中医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激起中医药界强烈抗议。 1917年 余云岫《灵素商兑》刊行,对《黄帝内经》进行批判。 1923年 赵熙、孙秉彝合著《针灸传真》。 1928年 承澹盦创办无锡中国针灸研究社。 1929年 余云岫等人提出“...

阅读全文
靳三针疗法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6 | 13 阅读

靳瑞教授 靳瑞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针灸学术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著名针灸专家,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疗法创始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从1955年开始,从事针灸教学与临床工作至今已51年。历任国务院第二、三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专家组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中...

阅读全文
四川李氏杵针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2 | 12 阅读

李氏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杵针疗法系入川始祖李尔绯老太祖公少年时候师从如幻真人学到的,在川已经16代。 杵针疗法,历代医经未载,其学术思想,本于羲黄古易,其辨证、立法、取穴、布阵,深寓《周易》、《阴符》之理、气、象、数且与《内、难》理论水乳相融: 杵针疗法的特点是:其辨证思想与祖国医学理论相同,其不同之处有: 一、不用药物,但也不排斥药物; 二、虽属针灸疗法,而不用金针、砭石刺入穴下,故无破皮伤...

阅读全文
针灸大事记1840——1990年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14 | 12 阅读

1851年 吴亦鼎编著《神灸经纶》。 1876年 张镜撰《刺疔捷法》。 1878年 陈惠畴著《经脉图考》。 1899年 刘仲衡著《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1912年 北洋政府将中医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激起中医药界强烈抗议。 1917年 余云岫《灵素商兑》刊行,对《黄帝内经》进行批判。 1923年 赵熙、孙秉彝合著《针灸传真》。 1928年 承澹盦创办无锡中国针灸研究社。 1929年 余云岫等人提出“...

阅读全文
何若愚与《流注指微针赋》
名家名著 | admin | 2025-05-13 | 12 阅读

【生平】 何若愚,金代中世人,生卒年月不详。 【学术成就】 何若愚著有《流注指微论》和《流注指微针赋》,其中《流注指微针赋》是对《流注指微论》的进一步完善。该书成书不晚于公元1153年,篇幅不长,言简意赅,十分精炼,切中临床实用,后经阎广明注为《子午流注针经》。何氏继承了《内经》、《难经》中关于气血流注周而复始,五十而复大会的学说,将其与气血盛衰、气候、节气、时辰、方位等有关内容相结合,发展成为一...

阅读全文
针灸教育与交流--教材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14 | 11 阅读

针灸教育的兴盛,促进了针灸学讲义和教材的编撰。 广东医药专门学校周仲房编的《针灸学讲义》(公元1927年)。 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张世镳编的《温灸学讲义》(公元1930年)和《温灸学讲义补编》(公元1935年)。 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夏少泉等编的《针灸薪传集》(公元1937年)。 北京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杨医亚编的《中国针科学》(公元1938年)。 承淡安编撰的《中国针灸学讲义》(公元1940年),《...

阅读全文
国医大师--裘沛然
名家名著 | admin | 2025-05-24 | 10 阅读

裘沛然,生于1916年。原籍浙江省慈溪县。1928年至1930年,在家自学经史百家之书,旁涉新文学和自然科学书籍,同时,挤出一定时间从叔父裘汝根学针灸。1930年至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并在名医丁济万诊所临床实习,又常请益于谢观、夏应堂、程门雪、秦伯未、章次公诸先生之门,深得海上诸名家的青睐。 1934年至1958年悬壶于慈溪、宁波、上海,以行医自给,临诊之余,勤研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