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针灸学" 的结果

找到 253 条相关结果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5 | 25 阅读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古人曾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 出身名门家道衰落 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六世祖皇甫棱为度辽将军,五世祖皇甫旗为扶风都尉,四世祖皇甫节为雁门太守。节之弟皇甫规文武全才,时为安羌名将,官至度辽将军、尚书,封寿成亭侯,为凉州四明之一。...

阅读全文
头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头针 | admin | 2025-05-31 | 24 阅读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简称头针。它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基础上,结合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原埋及生物物全息理论规律的基础上形成,通过针刺等方法刺激头部特定区域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家已在经络理论上认识到头部的重要性,认为“头为精明之府”。《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气穴论篇》中就提到:“头上五行行...

阅读全文
毛泽东: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3 阅读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迎来了毛泽东1958年10月11日为《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重要批示(以下简称“批示”)及我国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日。同庆同贺! 重温毛泽东彪炳史册的重要“批示”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批示。全文如下: 尚昆同志:此件很好。卫生部党组的建议在最后一段...

阅读全文
针灸鼻祖皇甫谧(古代中医开创者■三十六名医谱之六)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5-10 | 23 阅读

[主内容] 皇甫谧针灸鼻祖 针灸鼻祖——皇甫谧(215—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其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此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 ...

阅读全文
穴位按摩简单寻穴法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现在书刊、报纸上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但要真正做起来,许多朋友都会觉得不知从何入手。最大的困难,还是怕找不准穴位。 中医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七百多个传统穴位。非专业人士很难记住如此多的穴位,更别说找准位置了。 穴位都找不到,又何谈保健呢?其实找穴位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困难,因为穴位好比我们身体的报警器,如果我们生病了,经络、脏腑出现了...

阅读全文
与医疗和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短针攻疽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短针攻疽,这个成语本义指用短针治疗毒疮,比喻措施不当,难以奏效。攻:医治;疽[jū]:痈疽,引申为烂疮肿毒。典出汉·桓宽《盐铁论·大论》:“设礼修文,有似穷医,欲以短针而攻疽。”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年)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这场“盐...

阅读全文
浙派中医的由来、构成与特色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按照浙江中医药学术流派统一称谓的命名原则,“浙派中医”之名既包容了浙江全域的学术流派,又在发音上朗朗上口,同时与浙江省内其他学科的流派相吻合。“浙派中医”有着丰富的学术内涵与鲜明特色,此称谓的发布,为浙派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浙派中医的由来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仅以人名、地域而言,就有丹溪学派、永嘉学派、绍派伤寒、钱塘医派等,若以学科划分则数量更众。如果能提炼一个既代表浙江中医...

阅读全文
晋代名医伉俪:葛洪与鲍姑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21 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知名的中医大家,为我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统计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男医生,医术精湛的女医生则少之又少,但并非没有,晋代的鲍姑就是其中的一位。鲍姑与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和明代的谈允贤被后人尊称为古代四大女医。 鲍姑(公元309-363年),名潜光,今山西长治人。其父鲍靓喜好道家养生,擅长炼丹,亦官亦道,在担任广东南海太守期间结识了来自江苏的葛洪(公元2...

阅读全文
黄帝与《黄帝内经》
名家名著 | admin | 2025-05-28 | 20 阅读

黄帝,中华民族的象征。上古的时候,黄帝率领他的部落统一了全国,中华文明从此发源,黄帝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远祖。黄帝不仅长于征战,而且颇懂医术,在闲暇的时候,经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讨论医学问题,传说《黄帝内经》为黄帝所著。 《黄帝内经》简称为《内经》,《素问》和《灵枢》是它的两部分,其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至西汉的五百年间。从内容上看,该书是战国至秦汉医家将以前历代口耳相传的医学经验进行收集整理汇聚而成的,...

阅读全文
甘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在陇原大地上,踏着先民文明的足迹,我们依稀能看到祖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留下的对生命、健康、疾病、治疗和养生的独特诠释。 人文伏羲 医理肇始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诞生在甘肃天水,他画八卦释阴阳、“味百药而制九针”,开辟了中医药之先河。 岐黄问答 千载流芳 五帝之首黄帝,在甘肃平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