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野葛" 的结果

找到 180 条相关结果

葛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国药典》:葛根 实际拼音: Gě Gē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

阅读全文
中医推拿发展简史
推拿文化 | admin | 2025-05-17 | 24 阅读

推拿又称按摩、按跷等,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部位或穴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 推拿疗法简便有效,易为工农兵病员所接受。推广这一疗法,对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和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推拿治病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和发展起来的。当人类在生产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经过手的抚摩,觉得疼痛减轻或消失,认识了抚摩...

阅读全文
保健推拿起源
推拿文化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秦汉时期的《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脘痛等。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汉时期成书的。 《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

阅读全文
外用药物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 | admin | 2025-05-09 | 19 阅读

外用药物推拿疗法,就是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作用等情况,使用单方或复方,按捣汁、粉末、加热、泡酒、调合等方法加工,将其结合各种推拿手法施术于患者一定部位的一种治病方法。它的特点是具有药物和推拿双重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科病症,特别是各种急慢性痛症。 【操作方法】 一、外用药物推拿疗法的作用原理 1.按照中医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根据药物的性味与归经对症选用,辨证取穴,或发表散寒,或镇痛祛邪,或...

阅读全文
《天盛长歌》中的踯躅散真能迷人心智吗?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0 | 18 阅读

古装剧《天盛长歌》最近播出的剧情吸引了不少网友。第49集里,大越国三皇子晋思羽的人炼成了踯躅散,给金狮战俘服用过后,竟十分听话。连服踯躅散九日便会起效,晋思羽便命御医去采主药莲华踯躅,也打算让大成九公主凤知微开始服用踯躅散。 看到这个剧情,很多人会问,这种叫踯躅散的东西真的有这么厉害?像迷魂药一样的这种方剂真的存在么?中医对此又是如何看的呢? 踯躅散中踯躅是有毒中药 根茎叶及果实的功效各异 很多...

阅读全文
草部(三)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24 | 16 阅读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

阅读全文
土家医常见的内科症证有哪些?
土医 | admin | 2025-05-13 | 16 阅读

伤风 定义:本病是指偶受风寒,或夜热贪凉,或冒风淋雨,或劳作中脱衣闪汗所致之病证;以发冷作寒,鼻流清涕,时时喷嚏,伴头身适为主症。俗称“受凉”、“着凉”。 病名考证:本病名在土家族居住地区普遍有此称谓。中医学在明清时期,将“伤风”与“感冒”相混,医家曾有颇多争议,且有定论。后世医家沿用其说,故中医学中仅有“感冒”病名,而无“伤风”之名。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学的感冒,对参考辨治。 主症:冒...

阅读全文
大金牙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6 阅读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大金牙散 名称: 大金牙散 处方: 金牙3分,曾青(研,飞)3分,雄黄(研)3分,大黄(锉,炒)3分,丹砂(研,飞)3分,牛黄(研)3分,凝水石(煅,研)3分,野葛皮3分,龙骨3分,朴消(研)3分,犀角(镑)3分,獭肝(切片,炙干)3分,狸骨(酯,炙)3分,鹳骨(炙黄)3分,升麻1两半,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鬼臼半两,鬼督邮半两,黄环半两,青木香...

阅读全文
草部(一)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2、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3、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

阅读全文
“木生葛根”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葛,豆科藤本植物,全身是宝,经济价值极高。其中;葛粉为特色保健食品,集营养、食疗、美味于一身,深加工还可制成十几种精美食品;葛叶,富含植物蛋白,属全价饲料;葛渣,高档纤维原料;葛花,名贵药材,解酒良药。"木生葛根"源于山中野葛,经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下黄溪村农民蒋木生35年来野葛不断引种改良、培植而成,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大等特点,其667m2产值可达2万余元,并且他生长期的摸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