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广" 的结果

找到 10 条相关结果

历史上兼通中医的皇帝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有不少与中医药结缘的,这对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神农氏为普济众生,曾翻山越岭寻找草药,最后掌握了多种本草的药性,成为本草学的奠基人。“五帝”之一黄帝也热心医药,曾经与臣子岐伯、伯高等研讨中医药。 南北朝时简文帝(梁)萧纲对中医学精通,曾撰写《劝医论》,提示为医者要敢于吃苦才能做良医。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无治国之策却富有文学才华,而且兼通医药。...

阅读全文
中医药学称为“岐黄医学”的由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史记》(公元前91年底~90年初)之后,《七略》(公元前6年)之前,全书主要是以黄帝与岐伯等6位属臣问对方式,探讨了医药学知识,自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经过笔者认真研习之后发现,其中传载的医学知识与其成编之前文献所传载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除了《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三者所涉的“养生”,以及《史记》以29例“诊籍”资料...

阅读全文
七情学说的起源及发展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七情诊断和治疗是中医历史悠久的特色疗法之一。《黄帝内经》中把情志分类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称作“七情”。中医学家在长期现象观察与临床实践中,通过对情志疾病现象的把握,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与疾病之间建立相应联系,掌握了七情致病的病机和七情治病的原则,并灵活地运用从而治疗相应病症的方法。从先秦到清末七情学说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完善和确立地位四个阶段。 ...

阅读全文
从章朱学派看“守正创新”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9 | 15 阅读

中医学术流派是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中医学术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丰富发展。 章朱学派是以章次公(1903—1959)和朱良春(1917—2015)共为宗师的近现代重要学术流派,是孟河医派重要的分支。两位宗师以其明确的学术宗旨皇古融新,以高深的医术救危疾奋,著书立说,并授人薪火,拥有一大批跟...

阅读全文
中原文化造就了大批著名医家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4 阅读

光辉灿烂的中原古代文明造就了历代众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等,其中也有一大批著名医家。 自汉武帝依从董仲舒奏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医的发展时期。儒家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孝,其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儒家的人生理想,其中又以济世利天下为最高理想。 医者,仁术也。在古人看来,做官与行医,为良相与做良医,都是济世利天下,其本质是一致...

阅读全文
中医文献遇劫难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11 阅读

日人访书有传统 近代以来,日本一直注意收集购买中国的古籍文献。例如日本静嘉堂岩崎弥之助从1892年前后开始搜集中国和日本的古籍,其子岩崎小弥太扩充藏书,中国藏书家陆心源去世后,其皕宋楼所藏宋元版刻本和名人手抄本4146部 43218册就被岩崎购得,运往日本,成为静嘉堂文库的基本藏书,其中有不少珍刊医书。后来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也得向静嘉堂求助说:“敝馆藏有元刊《济生拔萃》,与静嘉堂藏本相同,敝处所...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素问》序—重广补注
黄帝内经·素问 | admin | 2025-05-28 | 10 阅读

[主内容]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

阅读全文
妊娠脉详细介绍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26 | 10 阅读

中国医学是以辨证为特点的医学,整体观念是其核心内容。妊娠的诊断方法也无不如此。所以偏面的、单纯的以凭脉断胎的作法是不科学的。然而一旦妊娠,在一定的状态下脉象是可以反应出来的,在没有实验医学时的我国古代医家,常以脉诊来判断是否早期妊娠,并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经验和资料,综观历代医家对妊娠脉的论述,约言之,可分如下几类: 身有病而无邪脉学说 身有病而无邪脉学说,是指已婚妇女素来月经正常,又无带下等疾...

阅读全文
三、寻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经典
思考中医 | admin | 2025-06-22 | 2 阅读

思想的问题解决了,信心就很自然地会生起来,加上有了师传的条件,那么,剩下来的,我觉得就是如何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我有一个认识,中医这门学问,要想真正搞上去,要想真正抓住她的价值,除了纯粹医学的技术成分外,还应关切和体悟她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以及艺术层面。而要真正地做好这一点,不借重经典是不行的。我们提出要依靠经典来学好中医,这个方法好像不合时宜,因为现在大多数中医院校已将经典改为选修。从必修沦为...

阅读全文
三、寻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经典
思考中医 | admin | 2025-06-11 | 2 阅读

思想的问题解决了,信心就很自然地会生起来,加上有了师传的条件,那么,剩下来的,我觉得就是如何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我有一个认识,中医这门学问,要想真正搞上去,要想真正抓住她的价值,除了纯粹医学的技术成分外,还应关切和体悟她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以及艺术层面。而要真正地做好这一点,不借重经典是不行的。我们提出要依靠经典来学好中医,这个方法好像不合时宜,因为现在大多数中医院校已将经典改为选修。从必修沦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