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里结"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苗族医药: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医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四大民族之一(1000万人口)。苗族的分布以贵州省为中心(约占苗族总人口人50%),并向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等省区辐射。苗族也是一个国际性民族,除中国外,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也有苗族分布。 历史沿革 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者也,行医于乡里。《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100多种与苗...

阅读全文
里结
诊断 | admin | 2025-05-23 | 13 阅读

里结】指大便秘结。有热结、寒结之分。热结是由于胃肠积热,或热邪侵犯胃肠,使胃肠津液消耗,引起大便燥结不通;寒结是由于阴寒结聚胃肠,而致传导功能减弱,引起大便秘结不通。热结多兼见发热,午后热高,时有谵语,腹痛(或压痛),舌苔黄燥,脉沉有力等。寒结多呈神疲气弱,虽有便意,但难于排出,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迟无力等。...

阅读全文
瓜蒌 神仙托梦种“金瓜”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3 | 12 阅读

传说古时江南有座高山,山上有神仙居住。当地有个樵夫家境贫寒,母亲因生病无钱医治而逝,他极度悲伤而独居,以砍柴为生。 有天中午,樵夫进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循着泉水响声找到一个山洞外,喝足了水,就躺在树荫下的一块石板上歇息。迷糊中他仿佛听到了说话声,寻声望去,竟看见两个老者在谈论。黑胡子老者说:“今年洞里结了好大一对金瓜。”白胡子摆摆手:“嘘,小声点,那边躺着个砍柴的,当心把咱的金瓜偷走。”黑胡...

阅读全文
经筋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6-05 | 10 阅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四第十三《经筋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六《经筋篇》。足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者,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根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侠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鼽;其下支者,从掖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掖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

阅读全文
《温热论》热论
温热论 | admin | 2025-06-05 | 10 阅读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邪在肺卫】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

阅读全文
败毒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8 阅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败毒散 名称: 败毒散 处方: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来源: 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濡,正是风寒兼湿之证。所以治当益气解表,散寒祛湿。方中羌活、独活并为君药,辛...

阅读全文
沉香桃胶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8 | 6 阅读

《产育宝庆》卷上:沉香桃胶散 名称: 沉香桃胶散 处方: 桃胶(瓦上焙干)、沉香、蒲黄(隔纸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产后痢下赤白,里结后重,(疒丂)刺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以陈米饮调下。 ...

阅读全文
论温热病舌黄
塘医话 | admin | 2025-06-17 | 5 阅读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与胃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热邪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屎燥为无湿矣。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然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症治之。倘或白不...

阅读全文